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植物叶色突变体概述 | 第8-11页 |
·叶色突变体的类型 | 第8页 |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 第8-11页 |
·叶色突变体的遗传方式 | 第11-13页 |
·细胞核遗传 | 第12页 |
·细胞质遗传 | 第12页 |
·核质基因互作 | 第12-13页 |
·植物叶色突变发生的机理研究 | 第13-19页 |
·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第13-14页 |
·叶色相关突变发生的分子机制 | 第14-19页 |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前景 | 第19-20页 |
·叶色变异作为标记性状 | 第19页 |
·叶色突变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种改良 | 第19-20页 |
·叶色突变体可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 第20页 |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水稻基因的图位克隆研究 | 第21-23页 |
·图位克隆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图位克隆的技术环节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4-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水稻白化突变体zjw的分离 | 第24页 |
·叶色变化的温度及时期的观察 | 第24页 |
·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zjw的遗传分析 | 第25页 |
·定位群体的构建 | 第25页 |
·水稻DNA的提取及扩增 | 第25-27页 |
·电泳检测 | 第27-28页 |
·基因定位 | 第28-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第30-36页 |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zjw的表性特征及主要的农艺性状 | 第30-31页 |
·水稻白化突变体叶绿体色素含量研究 | 第31-32页 |
·突变体zjw和野生型在二叶期和四叶期的色素含量 | 第31页 |
·突变体zjw和野生型在不同温度下叶绿素的含量 | 第31-32页 |
·zjw基因的遗传分析 | 第32-33页 |
·zjw基因的定位 | 第33-36页 |
·亲本间引物多态性的筛选 | 第33-34页 |
·zjw基因的初定位 | 第34页 |
·基因在染色体区间的进一步定位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6-38页 |
·zjw突变体的突变表型和遗传特征 | 第36页 |
·水稻白化突变体叶绿体色素含量研究 | 第36-37页 |
·定位结果表明zjw是一个未见报道的新基因 | 第37页 |
·水稻白化突变体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