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废旧电子塑料的来源及特点 | 第12-13页 |
·我国电子塑料的回收处理现状 | 第13-14页 |
·废旧塑料的回收处理方法 | 第14-17页 |
·废旧塑料的分离 | 第14-15页 |
·废旧塑料的填埋处理 | 第15页 |
·废旧塑料的热解处理及焚烧 | 第15-16页 |
·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 | 第16-17页 |
·废旧塑料的资源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废旧塑料中卤素的分离技术 | 第18-20页 |
·热裂解脱卤技术 | 第18-19页 |
·热解催化脱卤技术 | 第19-20页 |
·无害化真空热解工艺的脱卤技术 | 第20页 |
·VOCs的污染控制技术 | 第20-23页 |
·吸附净化处理新型工艺研究 | 第21页 |
·冷凝技术 | 第21-22页 |
·VOCs的销毁技术 | 第22-23页 |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23-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废旧电视机外壳的成分分析 | 第25-34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分析条件 | 第25页 |
·标准溶液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塑料种类的分析 | 第26-27页 |
·阻燃剂的检测 | 第27-29页 |
·溴元素含量的分析 | 第29-32页 |
·废旧电视机塑料外壳元素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废旧电视机塑料外壳热解过程中溴的迁移 | 第34-52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试验样品 | 第34页 |
·热重分析方法 | 第34页 |
·热解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51页 |
·热重分析 | 第36-39页 |
·热解条件对废旧电视机塑料热解的影响 | 第3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模拟热解体系对热解设备的腐蚀研究 | 第52-63页 |
·实验内容 | 第52-54页 |
·腐蚀实验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52-53页 |
·实验装置的设计及其组成 | 第53-54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重量法 | 第54-55页 |
·方差分析法 | 第55-57页 |
·表面分析法 | 第57-58页 |
·添加碳酸钙对废旧电视机塑料热解溴残留的影响 | 第58-62页 |
·碳酸钙脱除溴化氢的原理 | 第58-59页 |
·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与CaCO_3混合样的热失重分析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热处理过程气体的分析 | 第63-71页 |
·实验内容 | 第63-64页 |
·实验原料 | 第63-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温度对生成热解气的影响 | 第64-68页 |
·主要产物的生成机理 | 第68-69页 |
·碳酸钙的添加量对挥发性气体生成的影响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