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与市场论文--广告论文

基于城市形象设计的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3-14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3页
     ·论文结构第13-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研究第15-22页
   ·城市起源与城市公共环境的界定第15-16页
     ·城市的起源第15-16页
     ·城市公共环境的概念界定第16页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研究第16-20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历史演进第16-18页
     ·现代城市环境标识系统构建的重要性第18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功能类型第18-20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规划要素及原则第20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城市形象设计的角度第20页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第20-21页
     ·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城市形象设计与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的关系第22-31页
   ·城市形象设计概述第22-24页
     ·城市形象概念的起源、内涵第22页
     ·城市形象中的视觉识别系统与公共标识系统第22-24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作用第24-25页
     ·标识系统是构建城市形象的文化资本第24页
     ·标识系统是体现城市形象个性的基础第24-25页
     ·标识系统是城市形象外在物化的语言第25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的城市形象象征第25-30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与城市形象的关系第26-27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形象定位第27-29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信息表达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基于城市形象设计的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探析第31-50页
   ·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第31-33页
     ·城市标识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第31-32页
     ·城市标识系统的评价方法第32页
     ·城市形象的静态识别第32-33页
     ·公共标识系统的管理第33页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的原则第33-38页
     ·整体性——与城市环境形象的统一第33-35页
     ·功能性——人性化的动态设计第35-36页
     ·连续性——公共信息的连贯性第36页
     ·标准性——易于理解识别第36-37页
     ·文化性——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第37-38页
     ·地域性——突出地方特色第38页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方法第38-44页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功能定位第38-40页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要素研究第40-44页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程序第44-45页
   ·国家体育场“鸟巢”环境标识系统解析第45-49页
     ·设计概况第46页
     ·指导思想及原则第46-47页
     ·标识的空间布局设计第47页
     ·标识系统规划构建及方案第47-49页
     ·形象评价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探讨郑东新区CBD 中心商务区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构建第50-66页
   ·郑州市城市形象的综合概述第50页
   ·郑东新区CBD 商务区域形象塑造第50-51页
   ·郑东新区CBD 商务区公共环境特点第51页
   ·郑东新区CBD 中心商务区公共环境标识系统调查与分析第51-56页
     ·调查方式第51-52页
     ·调研区域的确立第52页
     ·调查对象的确立第52页
     ·现状及问题综合分析第52-56页
   ·郑东新区CBD 中心商务区公共环境标识系统规划构建的思考第56-57页
     ·指导思想及原则第56-57页
     ·标识的空间布局设计第57页
   ·郑东新区CBD 中心商务区公共环境标识改进方案及效果图第57-65页
     ·CBD 标识图形基本元素的确立第57-58页
     ·郑东新区CBD 交通标识方案第58-61页
     ·郑东新区CBD 行人导向标识方案第61-63页
     ·郑东新区CBD 信息提示标识方案第63-64页
     ·郑东新区CBD 环境标识系统构建效果图及深化设计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图表索引第69-73页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分辨率SAR图像中车辆目标的检测
下一篇: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及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