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4页 |
·中国安全生产现状 | 第9-10页 |
·安全科学与心理学 | 第10-13页 |
·安全心理学的提出 | 第13-14页 |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2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8-20页 |
·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安全心理学概述 | 第22-33页 |
·安全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第22-25页 |
·安全心理学的定义 | 第22-24页 |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安全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25-29页 |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 第29-32页 |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 第29-31页 |
·安全心理学的意义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安全心理学方法论体系 | 第33-55页 |
·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 | 第33-36页 |
·科学的方法论 | 第33-34页 |
·心理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 第34-36页 |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36-43页 |
·调查法 | 第39-40页 |
·心理测量法 | 第40-42页 |
·实验法 | 第42-43页 |
·模拟仿真 | 第43页 |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 | 第43-46页 |
·人机工程学分析 | 第44页 |
·一般的事故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个案事故分析 | 第45页 |
·事故的流行病学分析 | 第45-46页 |
·安全心理学方法论创新 | 第46-53页 |
·Q方法论 | 第46-51页 |
·艾宾浩斯曲线法 | 第51-53页 |
·档案法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第55-76页 |
·事故前安全心理学的应用 | 第55-62页 |
·建立一个安全健康心理模式 | 第55-58页 |
·人员心理适应性选拔 | 第58-59页 |
·心理训练和安全教育 | 第59-61页 |
·安全宣传 | 第61-62页 |
·人的行为失误控制和激励 | 第62-70页 |
·人的失误的控制 | 第62-67页 |
·激励 | 第67-70页 |
·事故后安全心理学的应用 | 第70-74页 |
·事故发生后人的心理状态 | 第71-72页 |
·事故后心理干预的方法 | 第72-74页 |
·事故后安全心理学的作用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安全心理学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 第76-83页 |
·事故概况 | 第76-77页 |
·事故的安全心理学层面分析 | 第77-81页 |
·管理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 | 第78-79页 |
·驾驶人员的不安全心理因素 | 第79-80页 |
·事故后心理干预的应用 | 第80-81页 |
·安全心理学对该事故的指导意义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3-86页 |
·结论 | 第83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