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关于行政院校识别系统探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CIS产生欧美日本第9页
     ·CIS步入中国高校第9页
     ·CIS适宜行政院校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11页
     ·实践意义第11页
   ·研究目标第11页
   ·创新点第11-12页
   ·本文不足第12-13页
第2章 识别理论第13-22页
   ·识别理论概念发展历程第13-17页
     ·识别理论概念第13-14页
     ·识别理论发展第14-16页
     ·识别理论盛行第16-17页
   ·识别要素理论认识科学第17-22页
     ·认识识别要素理论第17-19页
     ·识别要素理论价值第19页
     ·识别要素理论科学第19-22页
第3章 CIS实施第22-59页
   ·形象识别传播策划者第22-32页
     ·国内大学第22-27页
     ·国外大学第27-31页
     ·大学校徽特点第31-32页
   ·导入形象争得话语权第32-53页
     ·国内行政学院第32-49页
     ·国外行政学院第49-53页
   ·行政院校与高校形象要素差异第53-56页
     ·国家与国家不同第54页
     ·国家与省市不同第54-56页
   ·行政院校之间形象要素的差异第56-59页
     ·国家与国家不同第56-57页
     ·国家与省市不同第57-59页
第4章 案例分析第59-75页
   ·天津行政学院形象要素整合第59-69页
     ·行政学院AIIS建设第59-60页
     ·形象标志从无到有第60-66页
     ·扩大国内外影响力第66-69页
   ·要素整合构成新型设计结论第69-75页
     ·原标志定性分析第69-71页
     ·强化突破原设计第71-72页
     ·新调整修改方案第72-75页
第5章 新案探讨第75-79页
   ·方案一第75-76页
   ·方案二第76-78页
   ·方案三第78-79页
第6章 结语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第87-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下一篇:老子的“无为”思想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