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0-14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目的及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基本概念 | 第14页 |
·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14-15页 |
·当代决策理论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第3章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分析 | 第17-23页 |
·日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 第17-18页 |
·日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现状 | 第17页 |
·日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绩效及其评价 | 第17-18页 |
·加拿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 第18-19页 |
·加拿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现状 | 第18-19页 |
·加拿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绩效及其评价 | 第19页 |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 第19-20页 |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现状 | 第19-20页 |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绩效及其评价 | 第20页 |
·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 第20-21页 |
·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现状 | 第20-21页 |
·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绩效及其评价 | 第21页 |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3页 |
·管理主体应多元化 | 第21页 |
·应实行多资产投资组合 | 第21-22页 |
·应确立科学的投资组合比例 | 第22页 |
·政府干预应间接化 | 第22-23页 |
第4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现状分析 | 第23-32页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现状 | 第24-27页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状况 | 第24-26页 |
·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状况 | 第26-27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状况 | 第27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较多 | 第27-28页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 | 第28页 |
·隐性债务金额较大 | 第28-29页 |
·基金投资渠道狭窄 | 第29-31页 |
·基金挪用现象普遍 | 第31页 |
·缺乏规范的监管体系 | 第31-32页 |
第5章 优化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32-37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优化原则 | 第32页 |
·安全性原则 | 第32页 |
·有效性原则 | 第32页 |
·流动性原则 | 第32页 |
·公益性原则 | 第32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优化体制的设计 | 第32-33页 |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 | 第32-33页 |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 第33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第33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优化工具的选择 | 第33-37页 |
·银行存款 | 第33-34页 |
·购买国家发行的各种债券 | 第34页 |
·购买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 | 第34页 |
·购买股票 | 第34-35页 |
·进行证券投资基金交易 | 第35页 |
·进行短期贷款投资 | 第35页 |
·进行房地产投资 | 第35-36页 |
·直接投资于生产和流通领域 | 第36页 |
·海外投资 | 第36-37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措施 | 第37-42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微观环境建设 | 第37-38页 |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 第37页 |
·提高退休年龄 | 第37-38页 |
·做实个人账户 | 第38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宏观环境建设 | 第38-42页 |
·完善资本市场 | 第38-39页 |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法律法规 | 第39页 |
·改革和完善现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体制 | 第39-40页 |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定量研究和投资预测分析 | 第40页 |
·建立安全可靠的监督体系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