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杀虫剂论文

刺糖多孢菌对剪切力抗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9-20页
   ·多杀菌素的由来第9页
   ·多杀菌素的研究进展第9-19页
     ·多杀菌素的产生菌第9-10页
     ·多杀菌素的化学结构第10-11页
     ·多杀菌素的理化性质第11页
     ·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第11-16页
       ·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功能第11-13页
       ·多杀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第13-16页
     ·多杀菌素的生物活性第16-17页
       ·多杀菌素的杀虫机制第16页
       ·多杀菌素的杀虫活性及安全性第16-17页
     ·多杀菌素产生菌育种第17-19页
       ·诱变育种第18页
       ·基因组重排育种第18-19页
   ·机械剪切力对刺糖多孢菌的影响第19页
   ·本试验研究的思路及目标第19-2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0-25页
   ·试验材料第20-21页
     ·供试菌种第20页
     ·培养基第20-21页
       ·斜面培养基第20页
       ·种子培养基第20页
       ·发酵培养基第20页
       ·P培养液第20页
       ·原生质体制备培养基第20页
       ·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第20-21页
     ·主要试剂第2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25页
     ·效价分析方法第21-22页
       ·初筛第21页
       ·复筛第21-22页
     ·诱变处理方法第22页
       ·紫外诱变第22页
       ·链霉素诱变第22页
         ·抗生素平板的制作第22页
         ·最小抑制浓度第22页
         ·诱变处理第22页
     ·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融合第22-23页
       ·刺糖多孢菌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第22-23页
       ·阿维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第23页
       ·原生质体再生率计算方法第23页
       ·再生培养基的选择第23页
       ·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第23页
       ·融合率计算方法第23页
     ·基因组重排方法第23-24页
       ·第一轮融合第23-24页
       ·杂合子原生质体制备及多轮融合第24页
     ·模拟剪切力试验第24-25页
       ·不同大小的剪切力第24页
       ·不同时间加入剪切力第24页
       ·不同时间去除剪切力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1页
   ·刺糖多孢菌G9-21与阿维链霉菌Z1-106融合第25-28页
     ·出发菌株的选择第25页
     ·抗性测定第25页
     ·再生培养基的选择第25页
     ·不同PEG分子量对融合率的影响第25-27页
     ·不同PEG浓度对融合率的影响第27-28页
     ·刺糖多孢菌与阿维链霉菌融合小结第28页
   ·刺糖多孢菌G9-21和S26融合第28-34页
     ·紫外诱变第28-29页
     ·链霉素诱变第29-31页
       ·最小抑制浓度确定第29-30页
       ·链霉素抗性育种结果第30-31页
     ·多轮融合第31-32页
     ·融合子高产菌株筛选第32页
     ·杆菌肽诱变结果第32-34页
   ·菌株对抗生素耐受水平与抗剪切力的关系第34-35页
     ·抗青霉素水平与抗剪切力的关系第34页
     ·抗杆菌肽水平与抗剪切力的关系第34-35页
   ·模拟剪切力试验结果第35-41页
     ·加入玻璃珠数量第35-36页
     ·不同时间加入玻璃珠第36-37页
     ·不同时间取出玻璃珠第37-39页
     ·剪切力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9页
     ·模拟剪切力试验小结第39-41页
4 分析与讨论第41-43页
   ·育种方法第41页
   ·属间融合的问题第41页
   ·刺糖多孢菌基因组重排有效轮数第41页
   ·菌株抗素水平对剪切力耐受度的影响第41-42页
   ·剪切力在不同发酵时期的影响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杀菌素固体发酵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蛇床子素配伍植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