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马铃薯遗传群体构建和抗低温糖化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前人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马铃薯加工性状育种的现状 | 第12-14页 |
·影响马铃薯块茎炸片颜色的因素 | 第14-15页 |
·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的生理研究 | 第15-17页 |
·马铃薯"低温糖化"育种的策略 | 第17-19页 |
·QTL定位研究 | 第19-24页 |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杂交实验 | 第25-26页 |
·微型种薯繁殖 | 第26页 |
·多点实验 | 第26-27页 |
·低温储藏及回暖处理 | 第27页 |
·炸片颜色鉴定 | 第27页 |
·还原糖的测定 | 第27-28页 |
·DNA的抽提(CTAB大量抽提法) | 第28-29页 |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第29-30页 |
·PCR产物检测 | 第30-31页 |
·所用到的分子标记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5页 |
·遗传群体构建 | 第32-34页 |
·二倍体材料的杂交配组 | 第32-33页 |
·二倍体材料还原糖含量测定 | 第33页 |
·遗传群体的选定 | 第33-34页 |
·EB群体马铃薯块茎性状鉴定 | 第34-41页 |
·遗传群体"低温糖化"鉴定 | 第35-38页 |
·低温储藏后以及回暖处理后炸片鉴定 | 第38-41页 |
·遗传群体分子鉴定 | 第41-45页 |
·DNA模板检测 | 第41页 |
·分子标记的筛选 | 第41-42页 |
·群体材料多态性鉴定 | 第42-45页 |
4 讨论 | 第45-50页 |
·关于遗传分离群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抗低温糖化性状分析 | 第46页 |
·分子标记对EB群体的初步分析 | 第46-47页 |
·关于马铃薯抗低温糖化育种 | 第47-49页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