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高温对小麦的影响 | 第10-11页 |
·高温对小麦主要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 第11页 |
·高温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11页 |
·高温强光对光合机构破坏的机理 | 第11-12页 |
·高温强光对psbA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2页 |
·水杨酸(SA)对植物的调控作用 | 第12-16页 |
·SA 的生理作用 | 第12-13页 |
·SA 对非生物胁迫的调节作用 | 第13-16页 |
2 引言 | 第16-1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试验设计 | 第18-20页 |
·沙培实验 | 第18-19页 |
·盆栽实验 | 第19-20页 |
·大田实验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仪器、耗材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0-25页 |
·psbA 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RT-PCR 检测 | 第20-24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24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 第24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24页 |
·H_2O_2 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25页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光合放氧速率的测定 | 第25页 |
·产量与考种 | 第2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苗期小麦叶片抗氧化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6-31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psbA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6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SOD 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APX 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CAT 活性的影响 | 第28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 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光合速率( Pn )的影响 | 第31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灌浆期小麦叶片抗氧化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1-38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psbA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1-33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SOD 活性的影响 | 第33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APX 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CAT 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 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35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光合速率( Pn )的影响 | 第37-38页 |
·外源水杨酸在大田条件下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8-42页 |
·外源SA 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叶绿体psbA 基因的转录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 第39页 |
·外源SA 可改善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绿体PSⅡ功能 | 第39页 |
·外源SA 提高了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 | 第39-40页 |
·外源SA 可增强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Abstract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