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策略及有效性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导论 | 第13-25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第19-23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9-2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第23-25页 |
2.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理论基础 | 第25-61页 |
·外汇干预概述 | 第25-36页 |
·外汇干预的界定与目的 | 第25-29页 |
·外汇干预的执行 | 第29-32页 |
·外汇干预的效应 | 第32-36页 |
·外汇干预实施基础与条件 | 第36-42页 |
·外汇干预的实施基础 | 第36-37页 |
·外汇干预的基本条件 | 第37-39页 |
·外汇干预的收益和成本条件 | 第39-40页 |
·外汇干预的心理预期条件 | 第40-42页 |
·外汇干预理论模型 | 第42-61页 |
·汇率决定流量模型基础上的外汇干预 | 第42-45页 |
·汇率决定存量模型基础上的外汇干预 | 第45-51页 |
·汇率决定存量——流量模型基础上的外汇干预 | 第51-53页 |
·外汇干预发挥效力的渠道 | 第53-61页 |
3.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策略 | 第61-90页 |
·外汇市场的结构特征 | 第61-69页 |
·国际主要外汇市场 | 第61-63页 |
·外汇市场的组织结构 | 第63-65页 |
·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 | 第65-67页 |
·外汇市场的电子交易系统 | 第67-69页 |
·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干预 | 第69-74页 |
·1997年和2006年泰国的外汇干预 | 第69-71页 |
·2007年金融危机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干预 | 第71-74页 |
·西方发达国家几次典型的外汇干预 | 第74-81页 |
·20世纪80年代西方五国外汇干预 | 第74-75页 |
·20世纪90年代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外汇干预 | 第75-77页 |
·21世纪初西方五国(地区)外汇干预 | 第77-79页 |
·2009年瑞士外汇干预 | 第79-81页 |
·西方发达国家外汇干预的策略选择 | 第81-90页 |
·外汇干预的时间选择 | 第81-86页 |
·外汇干预的方式选择 | 第86-90页 |
4. 发达国家外汇干预有效性检验 | 第90-106页 |
·日美外汇干预的有效性检验 | 第90-100页 |
·20世纪90年代日美两国外汇干预活动 | 第90-92页 |
·事件研究方法 | 第92-95页 |
·外汇干预有效性检验 | 第95-99页 |
·外汇干预效力的持久性 | 第99-100页 |
·欧洲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有效性检验 | 第100-106页 |
·欧洲中央银行声明干预信息 | 第101-102页 |
·外汇干预有效性的检验 | 第102-104页 |
·检验结果及结论 | 第104-106页 |
5. 中国外汇市场干预特征及有效性分析 | 第106-138页 |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与特征 | 第106-116页 |
·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106-109页 |
·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 | 第109-114页 |
·中国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 | 第114-116页 |
·中国外汇干预的实践与特征 | 第116-127页 |
·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回顾 | 第116-121页 |
·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运行机制 | 第121-125页 |
·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特征 | 第125-127页 |
·中国外汇干预有效性检验 | 第127-138页 |
·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目标检验 | 第127-131页 |
·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效力的作用机制检验 | 第131-138页 |
6. 完善中国外汇干预的政策建议 | 第138-152页 |
·中国外汇干预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138-143页 |
·中国外汇干预成本收益的微观分析 | 第138-140页 |
·中国外汇干预成本收益的宏观分析 | 第140-143页 |
·中国外汇干预的策略选择 | 第143-152页 |
·完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市场条件 | 第143-147页 |
·中国外汇干预的策略选择 | 第147-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5页 |
后记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67-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