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2.1 我国退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14-15页 |
2.2 弹性退休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 第15-16页 |
2.3 弹性退休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第3章 胜利油田现行退休制度现状与问题 | 第18-27页 |
3.1 胜利油田退休制度概况 | 第18-19页 |
3.1.1 胜利油田企业背景与退休制度简介 | 第18页 |
3.1.2 胜利油田退休制度的发展演变 | 第18-19页 |
3.2 胜利油田现行退休制度实施情况 | 第19-21页 |
3.2.1 总体退休人员情况分析 | 第19-20页 |
3.2.2 分单位退休人员情况分析 | 第20页 |
3.2.3 分岗位退休人员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3.3 胜利油田现有职工队伍情况分析与退休预测 | 第21-23页 |
3.3.1 现有职工队伍构成情况分析 | 第21-22页 |
3.3.2 预测职工队伍退休数量对企业的影响 | 第22-23页 |
3.4 胜利油田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4.1 法定年龄偏低 | 第23页 |
3.4.2 退休制度强制性突出 | 第23-24页 |
3.4.3 提前退休现象普遍 | 第24页 |
3.4.4 退休年龄影响显著 | 第24页 |
3.4.5 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 第24页 |
3.5 胜利油田现行退休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4-27页 |
3.5.1 新老政策衔接不统一 | 第24-25页 |
3.5.2 退休审查执行不规范 | 第25页 |
3.5.3 劳动力结构失衡 | 第25页 |
3.5.4 退休制度改革风险大 | 第25-27页 |
第4章 胜利油田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条件和国外经验借鉴 | 第27-30页 |
4.1 胜利油田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条件 | 第27-28页 |
4.1.1 人口预期寿命延长 | 第27页 |
4.1.2 油田职工整体素质提高 | 第27页 |
4.1.3 大数据应用广泛开展 | 第27页 |
4.1.4 退休返聘需求增加 | 第27-28页 |
4.1.5 弹性退休需求增加 | 第28页 |
4.2 国外弹性退休制度经验借鉴 | 第28-30页 |
4.2.1 法国:立法奖罚机制 | 第28页 |
4.2.2 瑞典:兼职增加养老金 | 第28页 |
4.2.3 美国:推迟退休增加津贴 | 第28-30页 |
第5章 胜利油田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方案设计 | 第30-35页 |
5.1 弹性退休制度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30页 |
5.2 弹性退休制度设计中需考虑的因素 | 第30-32页 |
5.2.1 职工接受程度 | 第30页 |
5.2.2 人口预期寿命 | 第30-31页 |
5.2.3 法定退休年龄 | 第31页 |
5.2.4 劳动力供给情况 | 第31页 |
5.2.5 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 | 第31页 |
5.2.6 养老金财务平衡 | 第31-32页 |
5.3 胜利油田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难点分析 | 第32-33页 |
5.3.1 谨慎对待不同行业差异 | 第32页 |
5.3.2 合理制定弹性范围 | 第32页 |
5.3.3 合理设置新老员工更替 | 第32-33页 |
5.4 弹性退休制度的具体方案设计 | 第33-35页 |
5.4.1 明确法定退休年龄和弹性浮动区间 | 第33-34页 |
5.4.2 实施弹性激励制度 | 第34页 |
5.4.3 明确权限和责任 | 第34页 |
5.4.4 严格执行退休程序 | 第34-35页 |
第6章 胜利油田实施弹性退休制度设计方案的保障措施 | 第35-37页 |
6.1 加大弹性退休宣传力度 | 第35页 |
6.2 制定企业激励制度 | 第35-36页 |
6.3 完善职业管理体系 | 第36页 |
6.4 营造有效退出机制 | 第36页 |
6.5 完善老年就业环境 | 第36-3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