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20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选题背景第10-11页
        2、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综述第12-16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3、文献简要述评第15-16页
    (三)理论工具第16页
        1、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6页
        2、金融监管理论第16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研究思路第16-17页
        2、研究方法第17页
    (五)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7-18页
        1、研究目标第17-18页
        2、研究内容第18页
    (六)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创新之处第18-19页
        2、不足之处第19-20页
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现状第20-30页
    (一)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相关概念第20-21页
        1、商业银行第20页
        2、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第20-21页
        3、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第21页
    (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的必要性第21-23页
        1、金融稳定需要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第21-22页
        2、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优质产品服务的强烈需求第22页
        3、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引起更多风险第22-23页
    (三)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的执行主体第23-24页
        1、中国人民银行第23页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23页
        3、公安部第23-24页
    (四)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第24-25页
    (五)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的法律依据第25-26页
    (六)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的主要手段第26-28页
        1、现场检查第26-27页
        2、非现场监管第27页
        3、信息科技评级第27-28页
    (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的执行过程第28-30页
        1、事前监管第28页
        2、事中监管第28-29页
        3、事后监管第29-30页
三、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30-37页
    (一)访谈分析第30-31页
        1、访谈对象确定第30页
        2、访谈内容整理第30-31页
    (二)主要问题第31-34页
        1、监管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第31-32页
        2、监管手段运用不够充分第32页
        3、监管资源配备明显不足第32-33页
        4、多头负责造成重复监管第33-34页
    (三)原因分析第34-37页
        1、监管理念不适应外部环境第34页
        2、科技发展创新带来新挑战第34-35页
        3、监管人员数量不满足要求第35-36页
        4、合力监管局面还没有形成第36-37页
四、国外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经验与借鉴第37-39页
    (一)监管政策制定,完善监管体系第37页
    (二)监管部门设立,实现充分赋权第37页
    (三)沙箱机制建设,提前暴露风险第37-38页
    (四)监管科技创新,增强监管能力第38-39页
五、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政府监管的建议第39-44页
    (一)转变理念充分运用监管手段第39-40页
        1、树立正确监管理念第39页
        2、加强监管科技建设第39页
        3、综合运用监管手段第39-40页
    (二)丰富监管资源提升监管水平第40-41页
        1、加强培养综合素养第40页
        2、合理分配监管任务第40-41页
        3、引入社会科技力量第41页
    (三)建立协同机制形成监管合力第41-42页
        1、加强跨行业合作第41页
        2、加强跨部门合作第41-42页
        3、加强国际间合作第42页
    (四)借鉴先进经验健全法制体系第42-44页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第42页
        2、构建新的监管体系第42-43页
        3、建立沙盒监管机制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第48-57页
个人简历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开放政府数据隐私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从管委会到一级政府—开发区治理主体的演变及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