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 1.1 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1.1.1 DNA甲基化 | 第13-14页 | 
| 1.1.2 DNA甲基化的作用 | 第14-16页 | 
| 1.2 DNA甲基转移酶及作用 | 第16-17页 | 
| 1.3 棉花DNA甲基转移酶 | 第17-18页 |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8-20页 |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1.4.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4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2.1.1 软件工具 | 第20页 | 
| 2.1.2 主要材料 | 第20页 | 
| 2.1.3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 2.1.4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1-34页 | 
| 2.2.1 家族成员鉴定方法 | 第21页 | 
| 2.2.2 家族基因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 2.2.3 表达模式分析方法法 | 第25-28页 | 
| 2.2.4 RNA提取和c DNA制备的方法 | 第28页 | 
| 2.2.5 目的基因克隆方法 | 第28-30页 | 
| 2.2.6 蛋白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第30页 | 
| 2.2.7 载体构建及农杆菌转化方法 | 第30-31页 | 
| 2.2.8 CRISPR/Cas9:GhDMT6 载体的构建方法 | 第31-32页 | 
| 2.2.9 VIGS沉默目的基因及表达量检测方法 | 第32页 | 
| 2.2.10 拟南芥转化及后代检测方法 | 第32-33页 | 
| 2.2.11 棉花转化及检测方法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51页 | 
| 3.1 棉花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家族鉴定与分析 | 第34-40页 | 
| 3.1.1 家族成员鉴定 | 第34-35页 | 
| 3.1.2 家族基因进化分析 | 第35-36页 | 
| 3.1.3 基因结构分析 | 第36页 | 
| 3.1.4 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36-38页 | 
| 3.1.5 基因染色体分布 | 第38-39页 | 
| 3.1.6 种间进化分析 | 第39-40页 | 
| 3.2 不同胁迫下棉花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0-42页 | 
| 3.2.1 亚洲棉中基因表达分析 | 第40-41页 | 
| 3.2.2 雷蒙德氏棉中基因表达分析 | 第41页 | 
| 3.2.3 陆地棉中基因表达分析 | 第41-42页 | 
| 3.3 GhDMT6、GhDMT9 基因克隆和表达量分析 | 第42-51页 | 
| 3.3.1 GhDMT | 第42-43页 | 
| 3.3.2 GhDMT | 第43-45页 | 
| 3.3.3 GhDMT6、GhDMT9 基因克隆 | 第45页 | 
| 3.3.4 pYL156:GhDMT6、pBI121:GhDMT6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 3.3.5 pYL156:GhDMT9、pBI121:GhDMT9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 3.3.6 VIGS侵染棉花及目的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47-48页 | 
| 3.3.7 拟南芥转基因检测 | 第48-49页 | 
| 3.3.8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抗逆性检测 | 第49-50页 | 
| 3.3.9 棉花转基因检测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1-53页 | 
| 4.1 棉花DNA甲基化分析 | 第51页 | 
| 4.2 棉花DNA甲基转移酶家族分析 | 第51-52页 | 
| 4.3 GhDMT6、GhDMT9 基因功能分析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创新点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