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一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体和对象第16-27页
    第一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体第16-19页
        一、学界争议第16-17页
        二、本文观点第17-19页
    第二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公民个人信息第19-27页
        一、“个人信息”的范围问题第19-21页
        二、公民个人信息主体的范围第21-22页
        三、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包括已公开的信息第22-24页
        四、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认定第24-25页
        五、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计算问题第25-27页
第二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观要件第27-37页
    第一节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第27-31页
        一、“违反国家规定”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第27-28页
        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内涵第28-29页
        三、司法解释的规定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第二节 行为类型及性质分析第31-33页
        一、“出售或者提供”第31-33页
        二、“窃取或者非法获取”第33页
    第三节 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第33-37页
        一、情节严重认定标准的分析第33-36页
        二、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分析第36-37页
第三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第37-39页
    一、主体修改的意义第37页
    二、国家机关作为本罪犯罪主体资格分析第37-39页
第四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观要件第39-42页
    一、本罪的故意类型及认识内容第39-40页
    二、本罪中的认识错误第40-42页
第五章 本罪的修正构成要件第42-44页
    一、本罪的未完成形态第42页
    二、本罪的共同犯罪问题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投资中优先股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