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从头计算方法 | 第12-14页 |
1.1.1 Hartree–Fock方法 | 第13页 |
1.1.2 Post-Hartree–Fock方法 | 第13-14页 |
1.1.3 Multi-reference方法 | 第14页 |
1.2 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 | 第14-15页 |
1.3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 第15-16页 |
1.4 化学反应的过渡态和活化能 | 第16-17页 |
1.4.1 过渡态理论 | 第16页 |
1.4.2 活化能 | 第16-17页 |
1.5 溶剂化模型 | 第17-19页 |
1.5.1 标准可极化连续模型(PCM) | 第18页 |
1.5.2 表面和静电相互作用的体积极化模型(SVPE) | 第18-19页 |
1.5.3 电导屏蔽溶剂化模型(COSMO) | 第19页 |
1.6 pK_a值预测方法 | 第19-24页 |
1.6.1 绝对pK_a值计算(APC) | 第20-22页 |
1.6.2 相对pK_a值的计算 | 第22-23页 |
1.6.3 量子结构酸度方法(QSAM) | 第23-24页 |
1.7 化学异构化现象 | 第24-26页 |
1.7.1 手性异构 | 第24-25页 |
1.7.2 构象异构 | 第25-26页 |
1.7.3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 第26页 |
1.8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1.8.1 课题的提出 | 第26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有机酸类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的pK_a值和化学屏蔽~1H NMR的相关性研究 | 第28-41页 |
2.1 简介 | 第28-29页 |
2.2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有机酮类化合物的pK_a值和~1H NMR化学屏蔽的相关性研究 | 第41-51页 |
3.1 简介 | 第41-42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2-硝基环己酮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的机理研究 | 第51-58页 |
4.1 简介 | 第51-52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