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 | 第12页 |
1.2.2 胞外多糖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3 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 | 第13-14页 |
1.3 细胞凋亡通路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1 死亡受体通路 | 第15页 |
1.3.2 线粒体通路 | 第15-16页 |
1.3.3 内质网通路 | 第16页 |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筛选 | 第18-29页 |
2.1 材料与设备 | 第18-20页 |
2.1.1 试剂与药品 | 第18-19页 |
2.1.2 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2.1.3 菌株与细胞 | 第19-20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1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提取 | 第20-21页 |
2.2.2 胞外多糖浓度的测定 | 第21页 |
2.2.3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1-22页 |
2.2.4 胞外多糖溶液的制备 | 第22页 |
2.2.5 细胞培养 | 第22页 |
2.2.6 MTS法测定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 | 第22-23页 |
2.2.7 亚甲基蓝法测定单组分多糖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 | 第23页 |
2.2.8 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2.3.1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多糖含量及蛋白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2.3.2 十五种乳酸菌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3 四种乳酸菌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6页 |
2.3.4 L.plantarum12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5 分离纯化后的单一组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L.plantarum12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29-46页 |
3.1 材料与设备 | 第29-31页 |
3.1.1 试剂与药品 | 第29-30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3.1.3 溶液配制 | 第30-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3.2.1 HT-29细胞凋亡的测定 | 第31页 |
3.2.2 活性氧(ROS)水平的测定 | 第31页 |
3.2.3 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 | 第31-32页 |
3.2.4 细胞色素C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3.2.5 Caspase酶活测定 | 第33-34页 |
3.2.6 统计分析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3.3.1 L.plantarum12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L.plantarum12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 L.plantarum12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内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4 L.plantarum12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内细胞色素C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5 L.plantarum12胞外多糖对HT-29细胞内促凋亡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3.3.6 相关性分析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4.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4.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