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1.1 槭属植物研究进展 | 第7-9页 |
1.1.1 槭属植物资源与分布 | 第7页 |
1.1.2 槭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 第7-8页 |
1.1.3 槭属植物繁育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2 紫果槭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1 紫果槭形态特征 | 第9页 |
1.2.2 紫果槭的地理分布及资源现状 | 第9页 |
1.2.3 紫果槭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第9页 |
1.2.4 火焰紫果槭的园林应用特点 | 第9-10页 |
1.3 幼苗年生长规律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1 植物生长规律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3.2 植物年生长规律的拟合方法 | 第11页 |
1.4 容器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4.1 育苗基质种类研究 | 第11-12页 |
1.4.2 育苗基质配比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3 光照强度与植物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 第13页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5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2.2.1 供试苗木 | 第15页 |
2.2.2 供试基质 | 第15页 |
2.2.3 育苗容器 | 第15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2.3.1 火焰紫果槭幼苗生长节律研究 | 第15页 |
2.3.2 火焰紫果槭育苗基质筛选 | 第15-16页 |
2.3.3 火焰紫果槭幼苗最适光照强度筛选 | 第16页 |
2.4 试验指标测定 | 第16页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第16-19页 |
2.5.1 模型建立与拟合 | 第16-17页 |
2.5.2 数据分析 | 第17-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3页 |
3.1 火焰紫果槭苗期生长节律 | 第19-22页 |
3.1.1 火焰紫果槭一年生苗苗高生长节律 | 第19-20页 |
3.1.2 火焰紫果槭一年生苗生长模型建立与拟合 | 第20-21页 |
3.1.3 火焰紫果槭一年生苗苗高、地径连日生长量拟合 | 第21-22页 |
3.1.4 火焰紫果槭一年生苗苗高、地径生长阶段划分 | 第22页 |
3.2 火焰紫果槭育苗基质筛选 | 第22-28页 |
3.2.1 不同基质处理对火焰紫果槭幼苗高生长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2 不同基质处理对火焰紫果槭幼苗地径增长量的影响 | 第23页 |
3.2.3 不同基质处理对火焰紫果槭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4 不同基质处理对火焰紫果槭幼苗高径比及根冠比的影响 | 第24页 |
3.2.5 混料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 | 第24-27页 |
3.2.6 各基质处理幼苗生长指标综合评价 | 第27页 |
3.2.7 幼苗综合生长指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27-28页 |
3.3 火焰紫果槭一年生苗最适光照强度筛选 | 第28-33页 |
3.3.1 不同遮光度对火焰紫果槭一年生苗苗高及地径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2 不同遮光度对火焰紫果槭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3 不同透光度对火焰紫果槭幼苗高径比、根冠比及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 | 第30页 |
3.3.4 各生长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30-33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3-37页 |
4.1 火焰紫果槭一年生苗年生长节律 | 第33页 |
4.2 火焰紫果槭的最适育苗基质 | 第33-34页 |
4.3 火焰紫果槭一年生苗的最适光照强度 | 第34-35页 |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