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主动噪声控制 | 第15-33页 |
2.1 主动噪声控制概述 | 第15页 |
2.2 主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 第15-17页 |
2.3 前馈非自适应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 第17-19页 |
2.3.1 控制器中滤波器结构类型 | 第17-18页 |
2.3.2 前馈控制算法 | 第18-19页 |
2.4 反馈控制算法 | 第19-21页 |
2.5 次级通路辨识 | 第21-23页 |
2.5.1 自适应次级通路辨识方法的分类 | 第21-22页 |
2.5.2 次级通路辨识滤波器的类型 | 第22-23页 |
2.6 次级通路辨识算法 | 第23-31页 |
2.6.1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离线辨识次级通路 | 第23-29页 |
2.6.2 最小二乘算法辨识次级通路 | 第29-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 | 第33-39页 |
3.1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 第33页 |
3.2 多通道前馈主动噪声控制算法 | 第33-36页 |
3.3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的次级通路辨识 | 第36页 |
3.4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声源的选择 | 第39-45页 |
4.1 声源 | 第39页 |
4.2 声源的简单分类 | 第39-40页 |
4.3 实验中的声源 | 第40-42页 |
4.3.1 初级声源 | 第40-42页 |
4.3.2 次级声源 | 第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5章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实验 | 第45-55页 |
5.1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 | 第45页 |
5.2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5.3 对传统次级通路辨识算法的改进以及辨识的结果 | 第46-47页 |
5.4 实验中的初级噪声 | 第47-48页 |
5.5 用窄带白噪声来设计滤波器权系数 | 第48-53页 |
5.5.1 对窄带白噪声的降噪效果 | 第49-50页 |
5.5.2 对一段新闻音频的降噪效果 | 第50-52页 |
5.5.3 对一段音乐的降噪效果 | 第52-53页 |
5.6 用一段新闻音频来设计滤波器权系数 | 第53-54页 |
5.7 用一个较高频率范围的窄带白噪声设计滤波器权系数 | 第54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