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基于DMSO辅助的离子液体预处理的纤维素生物质转化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7页
    1.1 引言第19-20页
    1.2 木质纤维素简介第20-21页
        1.2.1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第20页
        1.2.2 木质纤维素的水解与转化第20-21页
    1.3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第21-22页
        1.3.1 预处理的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3.2 预处理方法简介第21-22页
    1.4 离子液体及其共溶剂预处理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1 离子液体预处理纤维素生物质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2 共溶剂的使用研究第23页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1 离子液体及其共溶剂预处理纤维素生物质的实验研究第23-24页
        1.5.2 二甲亚砜及离子液体预处理柳枝稷制备异戊烯醇第24页
        1.5.3 木质素溶液结构,溶解机理和纳米颗粒制备研究第24页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4-27页
第二章 离子液体及其共溶剂预处理纤维素生物质的实验研究第27-47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2.1 生物质和纤维素第27-28页
        2.2.2 试剂第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3.1 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第28-29页
        2.3.2 样品的XRD测定第29页
        2.3.3 生物质组分分析第29-30页
        2.3.4 酶解实验第30页
        2.3.5 改变生物质比例的相关实验第30页
    2.4 实验结果第30-46页
        2.4.1 纤维素预处理实验第30-33页
        2.4.2 生物质预处理第33-35页
        2.4.3 纤维素XRD分析第35-36页
        2.4.4 生物质XRD分析第36-38页
        2.4.5 生物质组分分析第38-42页
        2.4.6 酶解结果第42-44页
        2.4.7 改变生物质比例的相关实验第44-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二甲亚砜及离子液体预处理柳枝稷制备异戊烯醇第47-61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第47-48页
        3.2.1 实验材料第47-48页
        3.2.2 实验仪器第48页
    3.3 实验方法第48-51页
        3.3.1 生物质预处理第48页
        3.3.2 XRD研究生物质结晶度第48-49页
        3.3.3 通过氮气(N2)吸附测量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第49页
        3.3.4 小角中子散射实验(SANS)第49页
        3.3.5 组分分析和酶水解第49-50页
        3.3.6 生产异戊二烯醇第50-51页
        3.3.7 离子液体的回收和再利用第51页
    3.4 实验结果第51-60页
        3.4.1 生物质预处理和组分分析第51-52页
        3.4.2 酶解结果第52-53页
        3.4.3 XRD研究生物质结晶度第53-54页
        3.4.4 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测量第54-55页
        3.4.5 SANS结果分析第55-57页
        3.4.6 分步水解和发酵生产异戊二烯醇(SHF)第57页
        3.4.7 离子液体的回收和再利用第57-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木质素溶液结构,溶解机理和纳米颗粒制备研究第61-81页
    4.1 引言第61-63页
    4.2 木质素纳米颗粒的应用研究第63-69页
        4.2.1 木质素的溶液结构第63-65页
        4.2.2 纳米颗粒的制备第65-69页
    4.3 木质素的溶解研究第69-79页
        4.3.1 实验材料第69页
        4.3.2 实验方法第69-72页
            4.3.2.1 核磁共振(NMR)光谱第69-70页
            4.3.2.2 SEC分析第70页
            4.3.2.3 甲氧基含量第70页
            4.3.2.4 小角中子散射(SANS)第70-72页
        4.3.3 实验结果第72-79页
            4.3.3.1 木质素样品的特征分析第72页
            4.3.3.2 SANS结果分析第72-76页
            4.3.3.3 NMR结果分析第76-79页
        4.3.4 实验小结第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5.1 结论第81-82页
    5.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附录第89-93页
致谢第93-95页
研究成果及发布的学术论文第95-97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97-99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接触式压电风能收集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铅冷快堆核燃料棒热力耦合作用与破坏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