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无导线输电论文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7-2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7页
    1.2 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第17-20页
        1.2.1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第17-18页
        1.2.2 微波式无线电能传输第18-19页
        1.2.3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第19-20页
        1.2.4 三种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的比较第20页
    1.3 MCR-WPT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第20-2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3 MCR-WPT系统的关键技术第23-24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MCR-WPT系统传输原理与数学建模第26-44页
    2.1 MCR-WPT系统的传输原理第26页
        2.1.1 电磁感应原理第26页
        2.1.2 耦合共振原理第26页
    2.2 基于串联-串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数学模型和特性分析第26-30页
        2.2.1 串联-串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数学模型第27-28页
        2.2.2 负载电阻和耦合系数对串联-串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28页
        2.2.3 负载电阻和频率对串联-串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28-29页
        2.2.4 耦合系数和频率对串联-串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29-30页
    2.3 基于LCC-并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数学模型和特性分析第30-36页
        2.3.1 LCC-并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数学模型第30-32页
        2.3.2 负载电阻和耦合系数对LCC-并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32-33页
        2.3.3 负载电阻和频率对LCC-并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33页
        2.3.4 耦合系数和频率对LCC-并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33-34页
        2.3.5 LCC-并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恒流特性第34-36页
    2.4 基于LC L-串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数学模型和特性分析第36-43页
        2.4.1 LC L-串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数学模型第36-39页
        2.4.2 负载电阻和耦合系数对LC L-串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39-40页
        2.4.3 负载电阻和频率对LC L-串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40页
        2.4.4 耦合系数和频率对LC L-串联补偿系统的影响第40-41页
        2.4.5 LC L-串联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恒压特性第41-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MCR-WPT系统的基本特性第44-55页
    3.1 频率特性第44-47页
        3.1.1 传输频率特性第44-46页
        3.1.2 谐振频率特性第46-47页
    3.2 距离特性第47-49页
        3.2.1 轴向距离特性第47-48页
        3.2.2 径向距离特性第48-49页
    3.3 线圈参数特性第49-51页
        3.3.1 线圈线径特性第50页
        3.3.2 线圈匝数特性第50-51页
        3.3.3 线圈半径特性第51页
    3.4 谐振器特性第51-53页
        3.4.1 电容特性第51-52页
        3.4.2 原副边谐振状态特性第52-53页
    3.5 负载特性第53-54页
    3.6 本章小节第54-55页
第4章 ANSYS仿真分析第55-71页
    4.1 ANSYS仿真软件介绍第55页
    4.2 线圈轴向距离对系统的影响第55-58页
    4.3 线圈径向距离对系统的影响第58-59页
    4.4 线圈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第59-63页
        4.4.1 线圈线径对系统的影响第59-60页
        4.4.2 线圈匝数对系统的影响第60-61页
        4.4.3 线圈半径对系统的影响第61-63页
    4.5 铁氧体屏蔽材料对系统的影响第63-68页
        4.5.1 铁氧体屏蔽材料的覆盖面积对系统的影响第65-67页
        4.5.2 铁氧体屏蔽材料到线圈的距离对系统的影响第67-68页
        4.5.3 铁氧体屏蔽材料的形状对系统的影响第68页
    4.6 频率对系统的影响第68-70页
    4.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设计和实验分析第71-87页
    5.1 总体设计框图第71页
    5.2 静态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设计与制作第71-78页
        5.2.1 逆变电路的设计第71-73页
        5.2.2 PWM模块的设计第73-75页
        5.2.3 谐振电容的设计第75-76页
        5.2.4 耦合线圈的设计第76页
        5.2.5 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第76-77页
        5.2.6 浪涌电压防护电路第77页
        5.2.7 过电流保护电路第77-78页
        5.2.8 静态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第78页
    5.3 动态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设计与制作第78-82页
        5.3.1 谐振器设计第78-79页
        5.3.2 充电保护装置的设计第79-82页
        5.3.3 动态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第82页
    5.4 实验验证第82-86页
        5.4.1 轴向距离实验第83-84页
        5.4.2 径向距离实验第84页
        5.4.3 原副边谐振状态实验第84-85页
        5.4.4 负载特性实验第85-86页
        5.4.5 铁氧体屏蔽特性实验第86页
    5.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论文总结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致谢第94-9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动力电池组均衡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超级电容的储能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