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

全球金融周期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难点第14-15页
        一、本文的创新点第14页
        二、研究难点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5-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5页
        二、研究思路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与理论综述第17-28页
    第一节 全球金融周期理论第17-20页
        一、金融周期、全球金融周期与“二元悖论”第17-18页
        二、金融周期的决定因素第18-19页
        三、金融周期的传导途径第19-20页
    第二节 全球金融周期下资本账户开放的潜在收益水平与货币政策独立性情况第20-22页
    第三节 全球金融周期下各国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政策选择第22-25页
    第四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第25-26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与传导第28-71页
    第一节 全球金融周期的内涵、特征与测量方法第28-31页
        一、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全球金融周期第28-30页
        二、全球金融周期下金融市场的运行特征第30-31页
        三、全球金融周期的测量方法第31页
    第二节 全球金融周期的实证论证第31-44页
        一、变量的选取与直观描述第32-36页
        二、时域论证第36-39页
        三、频域论证第39-44页
    第三节 全球金融周期的成因分析第44-54页
        一、全球金融周期形成的背景第44-50页
        二、核心国家货币政策的改变对全球金融周期运行的主导作用第50-52页
        三、全球金融周期的其他影响因素第52-54页
    第四节 全球金融周期的传导机制第54-65页
        一、全球金融周期传导的载体与桥梁第55-56页
        二、全球金融周期传导的主要数量渠道第56-59页
        三、全球金融周期传导的主要价格渠道第59-62页
        四、其他渠道第62-6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65-66页
    附录 1 各金融变量周期成分序列的谱密度曲线第66-70页
    附录 2 各金融变量周期成分序列的单变量谱分析第70-71页
第四章 全球金融周期成因的VAR模型实证分析第71-99页
    第一节 全球金融周期指数的构建第71-75页
        一、变量的选取与说明第71-73页
        二、指数的构建第73-75页
    第二节 全球金融周期指数的解读第75-80页
    第三节 全球金融周期成因的VAR模型分析第80-90页
        一、模型的选择第80-82页
        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第82-90页
    第四节 美国货币政策对浮动汇率制度国家的溢出第90-97页
        一、美国货币政策对浮动汇率制度国家的溢出—以英国为例第91-94页
        二、美国货币政策对浮动汇率制度国家的不对称性溢出—基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视角第94-97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五章 全球金融周期下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挑战及措施选择第99-116页
    第一节 “三元悖论”与“二元悖论”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第99-104页
        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100页
        二、“三元悖论”关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解读第100-102页
        三、“三元”变“二元”对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第102-103页
        四、新型“二元悖论”关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解读第103-104页
    第二节 全球金融周期背景对各国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提出的新要求第104-108页
        一、权衡开放资本账户与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成本收益第104-105页
        二、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注重金融稳定性目标第105-106页
        三、拓展广阔的视野、布置合理的格局且拥有长远的眼光第106-108页
    第三节 全球金融周期下维护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国内搭配与措施选择第108-114页
        一、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第108-110页
        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第110-111页
        三、各国可选择的具体措施第111-114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六章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第116-140页
    第一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形式第116-118页
        一、基本概念第116-117页
        二、基本形式第117-118页
    第二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与现状分析第118-121页
        一、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分析第118-119页
        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现状分析第119-121页
    第三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蓝图设想第121-138页
        一、G20 框架下的多层次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第122-125页
        二、构建G20 框架下多层次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可行性分析第125-126页
        三、G20 框架下多层次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模式的选择第126-128页
        四、G20 框架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第128-129页
        五、协调难题的解决方案第129-131页
        六、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第131-133页
        七、G20与IMF的改革建议第133-138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第七章 结语第140-143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40-141页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41-14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3-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要素集聚、公共支出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下一篇:流动性失衡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