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梨论文

外源褪黑素对梨果实发育、采后品质和抗轮纹病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3页
    1.1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代谢第17-19页
        1.1.1 褪黑素的发现与在植物中的分布第17-18页
        1.1.2 植物中褪黑素的代谢第18-19页
    1.2 褪黑素在植物生长和免疫中的功能第19-23页
        1.2.1 褪黑素对光合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第19-21页
        1.2.2 褪黑素对成熟衰老的影响第21页
        1.2.3 褪黑素调节植物免疫第21-23页
    1.3 褪黑素与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第23-29页
        1.3.1 褪黑素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第23-26页
        1.3.2 褪黑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关系第26-27页
        1.3.3 褪黑素与脱落酸之间的关系第27-28页
        1.3.4 褪黑素与赤霉素之间的关系第28页
        1.3.5 褪黑素与乙烯之间的关系第28-29页
    1.4 褪黑素与不同信号物质之间的关系第29-31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33页
第二章 外源褪黑素对梨单性结实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理第33-49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33-36页
        2.1.1 试验材料第33页
        2.1.2 坐果率的测定第33-34页
        2.1.3 花粉管、维管束染色和子房石蜡切片观察第34-35页
        2.1.4 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果柄长度和果形指数测定第35页
        2.1.5 植物激素测定第35页
        2.1.6 转录组分析第35-36页
        2.1.7 基因表达分析第36页
        2.1.8 数据分析第36页
    2.2 结果分析第36-46页
        2.2.1 褪黑素诱导梨单性结实果实形态学观察第36-38页
        2.2.2 褪黑素对梨单性结实果实品质的影响第38页
        2.2.3 褪黑素诱导梨单性结实的果实组织细胞学观察第38页
        2.2.4 褪黑素对梨单性结实过程中子房中激素含量的影响第38-40页
        2.2.5 褪黑素诱导梨单性结实过程中与赤霉素的关系第40-46页
    2.3 讨论第46-48页
    2.4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外源褪黑素对梨果实发育的影响第49-58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9-50页
        3.1.1 试验材料和处理第49页
        3.1.2 果实形态指标测定第49页
        3.1.3 果实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第49页
        3.1.4 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第49-50页
        3.1.5 基因表达分析第50页
        3.1.6 数据分析第50页
    3.2 结果分析第50-56页
        3.2.1 最适果实发育的褪黑素浓度筛选第50-51页
        3.2.2 褪黑素对果实形态指标的影响第51-53页
        3.2.3 褪黑素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的影响第53页
        3.2.4 褪黑素对梨果实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3-56页
    3.3 讨论第56-57页
    3.4 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外源褪黑素对梨果实采后软化衰老的影响第58-69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58-59页
        4.1.1 植物材料和处理第58页
        4.1.2 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和硬度测定第58-59页
        4.1.3 形态学观察第59页
        4.1.4 抗氧化-抗坏血酸酶活性分析第59页
        4.1.5 基因表达分析第59页
        4.1.6 数据分析第59页
    4.2 结果分析第59-66页
        4.2.1 褪黑素和1-MCP对乙烯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第59-61页
        4.2.2 褪黑素和1-MCP对果实硬度和坏果率的影响第61-63页
        4.2.3 褪黑素和1-MCP对软化相关基因PcPG和PcCel的影响第63-64页
        4.2.4 褪黑素和1-MCP对乙烯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4-65页
        4.2.5 褪黑素和1-MCP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65-66页
    4.3 讨论第66-68页
    4.4 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外源褪黑素调控梨果实软化的相关作用机理第69-81页
    5.1 材料方法第69-70页
        5.1.1 植物材料和处理第69页
        5.1.2 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和硬度测定第69页
        5.1.3 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第69-70页
        5.1.4 基因表达分析第70页
        5.1.5 数据分析第70页
    5.2 结果分析第70-78页
        5.2.1 不同处理对果实硬度的影响第70页
        5.2.2 不同处理对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第70-71页
        5.2.3 不同处理对PcPG和PcCel基因表达的影响第71-74页
        5.2.4 不同处理对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第74-75页
        5.2.5 不同处理对NO含量和相关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75-76页
        5.2.6 不同处理对NO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76-78页
    5.3 讨论第78-79页
    5.4 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外源褪黑素对梨果实采后芳香物质的影响第81-92页
    6.1 材料和方法第81-83页
        6.1.1 植物材料和处理第81页
        6.1.2 水果挥发性分析第81页
        6.1.3 乙烯释放量测定第81-82页
        6.1.4 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测定第82页
        6.1.5 芳香相关合成酶活性测定第82-83页
        6.1.6 基因表达分析第83页
        6.1.7 数据分析第83页
    6.2 结果分析第83-90页
        6.2.1 褪黑素对采后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第83-84页
        6.2.2 褪黑素对采后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第84-86页
        6.2.3 褪黑素对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影响第86页
        6.2.4 褪黑素对香气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86页
        6.2.5 褪黑素对酯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86-90页
    6.3 讨论第90-91页
    6.4 小结第91-92页
第七章 外源褪黑素对梨果实采后轮纹病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理第92-105页
    7.1 材料方法第92-94页
        7.1.1 植物材料和处理第92页
        7.1.2 梨轮纹病菌和菌种检测方法第92页
        7.1.3 扫描电镜观察方法第92页
        7.1.4 透射电镜观察方法第92-93页
        7.1.5 苯胺蓝染色观察菌丝第93页
        7.1.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第93页
        7.1.7 水杨酸和茉莉酸测定方法第93-94页
        7.1.8 GUS组织化学染色和活性定量分析第94页
        7.1.9 原生质体制备及转染第94页
        7.1.10 PbOPR3基因亚细胞定位的载体构建第94页
    7.2 结果分析第94-103页
        7.2.1 菌种检测第94-95页
        7.2.2 最适褪黑素浓度筛选第95-96页
        7.2.3 组织形态学观察褪黑素对梨果实轮纹病的影响第96-97页
        7.2.4 在轮纹病侵染下褪黑素对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第97-98页
        7.2.5 在轮纹病侵染下褪黑素对SA和JA的影响第98-99页
        7.2.6 褪黑素与茉莉酸在提高果实抗病性中的关系第99-100页
        7.2.7 褪黑素对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第100页
        7.2.8 梨中OPR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第100页
        7.2.9 OPR亚细胞定位观察第100-102页
        7.2.10 褪黑素对PbOPR3的启动子激活第102-103页
    7.3 讨论第103-104页
    7.4 小结第104-105页
第八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105-106页
    8.1 结论第105页
    8.2 创新点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3页
附录A 引物列表第123-126页
附录B 差异基因列表第126-135页
附录C 标准品来源第135-136页
附录D 载体示意图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作者简介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渭北旱塬苹果园持续生产及提质增效技术研究
下一篇:番茄产量品质对水肥供应及环境CO2浓度的响应及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