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4页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2.1 渭北旱塬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2.2 适度生产力 | 第18-19页 |
1.2.3 地表覆盖措施 | 第19-21页 |
1.2.4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 | 第21-22页 |
1.3 已有研究基础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35页 |
2.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2.1.1 研究区降雨量变化 | 第24-25页 |
2.1.2 试验果园近年主要气候及病虫害 | 第25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2.1 黄土高原苹果园生态系统对适度生产力的响应 | 第25-26页 |
2.2.2 长期不同地表覆盖模式对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 第26页 |
2.2.3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对土壤水分、地温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26页 |
2.2.4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对果树枝条和叶片的影响 | 第26页 |
2.2.5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对苹果果实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26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6-33页 |
2.3.1 适度生产力调控 | 第26-28页 |
2.3.2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 | 第28-29页 |
2.3.3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 | 第29-33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黄土高原苹果园生态系统对适度生产力的响应 | 第35-45页 |
3.1 不同生产力水平对土壤垂直剖面含水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 不同生产力水平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 不同生产力水平对不同土层的含水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不同生产力水平对腐烂病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 不同生产力水平经济效益分析 | 第41-43页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长期不同地表覆盖模式对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 第45-57页 |
4.1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45-49页 |
4.1.1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2 不同覆盖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4.1.3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 雨季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偿作用 | 第49-50页 |
4.3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 不同覆盖措施对枝条生长的影响 | 第52页 |
4.5 不同覆盖措施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4.6 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第五章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对土壤水分、地温及硝态氮的影响 | 第57-66页 |
5.1 不同处理0–300 cm储水量年变化 | 第57-58页 |
5.2 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 | 第58-60页 |
5.3 防渗层上下土壤水分的变化 | 第60-61页 |
5.4 不同处理对果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5.5 不同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垂直变化趋势 | 第62-64页 |
5.6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第六章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对果树枝条和叶片的影响 | 第66-73页 |
6.1 不同处理对枝条和叶片生长动态的影响 | 第66-68页 |
6.2 不同处理对树冠的影响 | 第68-70页 |
6.3 不同处理对枝条比例的影响 | 第70-71页 |
6.4 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百叶鲜重的影响 | 第71页 |
6.5 结论与讨论 | 第71-73页 |
第七章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对苹果果实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73-86页 |
7.1 不同处理对苹果果实横径和纵径的影响 | 第73-76页 |
7.2 Logistic和 Richards生长模型模拟 | 第76-79页 |
7.2.1 理论生长方程及数学特性解析 | 第76页 |
7.2.2 苹果果实方程模拟结果 | 第76-79页 |
7.3 苹果体积和单果重的估算 | 第79-80页 |
7.4 不同处理对苹果根系的影响 | 第80-84页 |
7.4.1 根系生长概况 | 第80页 |
7.4.2 根系生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 第80-81页 |
7.4.3 不同土层苹果根系的变化特征 | 第81-84页 |
7.5 不同处理对苹果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84页 |
7.6 结论与讨论 | 第84-8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90页 |
8.1 结论 | 第86-88页 |
8.1.1 适度生产力技术 | 第86页 |
8.1.2 地表覆盖技术 | 第86-87页 |
8.1.3 起垄聚水阻渗技术 | 第87-88页 |
8.2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个人简介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