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结构光视觉的燃料组件变形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课题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1 燃料组件变形测量 | 第14-19页 |
1.2.2 结构光视觉测量 | 第19-20页 |
1.2.3 点云数据处理技术 | 第20-22页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2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2-24页 |
第2章 燃料组件变形测量系统相关原理介绍 | 第24-44页 |
2.1 燃料组件测量原理 | 第24-27页 |
2.1.1 燃料组件结构特点及测量环境 | 第24-25页 |
2.1.2 燃料组件测量原理 | 第25-27页 |
2.2 结构光视觉测量相关原理 | 第27-33页 |
2.2.1 摄像机成像模型 | 第27-30页 |
2.2.2 结构光视觉测量原理 | 第30-32页 |
2.2.3 结构光测量标定 | 第32-33页 |
2.3 点云数据处理技术 | 第33-43页 |
2.3.1 点云数据配准 | 第34-37页 |
2.3.2 点云数据噪声处理 | 第37-40页 |
2.3.3 点云数据精简 | 第40-41页 |
2.3.4 点云重建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燃料组件变形测量系统设计 | 第44-60页 |
3.1 燃料组件变形测量系统组成 | 第44-45页 |
3.2 燃料组件变形测量系统结构设计 | 第45-52页 |
3.2.1 测量系统主体结构设计 | 第45-49页 |
3.2.2 组件夹持机构设计 | 第49-50页 |
3.2.3 辐射屏蔽设计 | 第50-52页 |
3.3 燃料组件测量系统的校正模型 | 第52-58页 |
3.3.1 屏蔽玻璃对测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3.3.2 测量系统的校正模型 | 第55-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燃料组件变形测量系统实验与分析 | 第60-80页 |
4.1 实验平台 | 第60-61页 |
4.2 实验与分析 | 第61-74页 |
4.2.1 校正模型实验 | 第61-63页 |
4.2.2 点云数据拼接实验 | 第63-65页 |
4.2.3 六边形工件和标准件测量实验 | 第65-70页 |
4.2.4 模拟组件参数测量实验 | 第70-74页 |
4.3 测量系统精度分析 | 第74-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论文主要内容 | 第80-81页 |
5.2 论文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