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青海省Q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24页
    一、研究的背景及缘由第8-10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9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8-19页
    四、研究设计第19-24页
        (一)研究思路第19页
        (二)研究内容第19-20页
        (三)研究方法第20-21页
        (四)研究工具第21-24页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4-30页
    一、核心概念第24-27页
        (一)高校贫困生第24-25页
        (二)资助体系第25-26页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第26-27页
    二、理论基础第27-30页
        (一)教育公平理论第27-28页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第28-30页
第二章 青海省Q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问题第30-54页
    一、Q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演变第30-33页
        (一)“免费高等教育”加“人民助学金”时期(1956-1982年)第30-31页
        (二)“人民助学金”加“人民奖学金”时期(1983-1986年)第31页
        (三)“人民奖学金”加“助学贷款”时期(1987-1989年)第31-32页
        (四)“奖、贷、补、勤、免”初步形成时期(1989-1999年)第32-33页
        (五)多元混合资助体系时期(1999年一今)第33页
    二、Q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第33-40页
        (一)贫困生认定第33-35页
        (二)直接资助第35-39页
        (三)间接资助第39-40页
    三、Q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0-49页
        (一)直接资助层面存在的问题第40-47页
        (二)间接资助层面存在的问题第47-48页
        (三)其他层面存在的问题第48-49页
    四、Q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问题成因第49-54页
        (一)外部原因第50-51页
        (二)内部原因第51-54页
第三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研究第54-65页
    一、国家层面的策略第54-56页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贫困生资助的监督机构第54-55页
        (二)扩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第55-56页
    二、西部地区社会层面的策略第56-57页
        (一)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推动高等教育贫困资助事业的发展第56-57页
        (二)加大社会各界对西部地区高校贫困资助事业的扶持力度第57页
    三、Q高校层面的策略第57-65页
        (一)直接资助方面第57-62页
        (二)间接资助方面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71页
致谢第71-73页
个人简历第73-7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民族高校办学特色研究--以青海H大学为个案
下一篇: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以T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