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s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1.3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框架及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1.1 贸易便利化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2.1 贸易便利化的现状研究 | 第14-15页 |
2.2.2 贸易便利化的定性研究 | 第15页 |
2.2.3 贸易便利化的定量研究 | 第15-17页 |
2.2.4 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 | 第17页 |
2.2.5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与贸易便利化现状 | 第18-32页 |
3.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 | 第18-23页 |
3.1.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 | 第18-19页 |
3.1.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地理分布 | 第19-20页 |
3.1.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结构 | 第20-21页 |
3.1.4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贸易方式 | 第21页 |
3.1.5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运输方式 | 第21-22页 |
3.1.6 中国在出口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3.2 中国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 | 第23-27页 |
3.2.1 口岸效率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2.2 海关环境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3.2.3 制度环境的发展现状 | 第25页 |
3.2.4 电子环境及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3.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3.3.1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第27-28页 |
3.3.2 海关通关时效现状 | 第28-29页 |
3.3.3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现状 | 第29-30页 |
3.4 贸易便利化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 第30-32页 |
4 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测算 | 第32-37页 |
4.1 相关指标的选取及解释说明 | 第32-33页 |
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33-35页 |
4.3 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第37-45页 |
5.1 模型的介绍及指标选取 | 第37-39页 |
5.1.1 引力模型的介绍 | 第37-38页 |
5.1.2 数据说明 | 第38-39页 |
5.2 引力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5.2.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第39-40页 |
5.2.2 模型形式选择 | 第40-41页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5.3 贸易便利化各一级指标的实证分析 | 第43-45页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5-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6.2.1 推进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 | 第46-47页 |
6.2.2 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力度 | 第47-48页 |
6.2.3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