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面向在轨服务的空间机械臂自标定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在轨服务空间机械臂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5-17页
    1.3 空间机械臂在轨自标定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7-23页
        1.3.1 运动学参数误差建模第17-20页
        1.3.2 标定构型末端位姿测量第20-22页
        1.3.3 运动学参数误差辨识第22-23页
        1.3.4 末端位姿精度补偿第23页
    1.4 在轨自标定研究现状总结第23-24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空间机械臂末端位姿精度影响因素研究第26-42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研究对象第26-31页
        2.2.1 七自由度空间机械臂第26-29页
        2.2.2 空间机械臂运动学建模第29-31页
    2.3 空间机械臂末端位姿精度评估第31-37页
        2.3.1 绝对位姿精度评估方法第31-34页
        2.3.2 基于位置距离与转角距离的相对位姿精度评估第34-36页
        2.3.3 空间机械臂位姿精度评估实验设计第36-37页
    2.4 空间机械臂末端位姿精度影响因素分析第37-41页
        2.4.1 末端位姿精度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特征第37-38页
        2.4.2 误差因素对末端绝对位姿精度影响分析第38-40页
        2.4.3 误差因素影响下两类位姿精度映射关系分析第40-41页
    2.5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面向空间机械臂在轨自标定的相对位姿误差建模第42-65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相对位姿误差建模的必要性第43-50页
        3.2.1 绝对位姿误差通用模型建立第43-45页
        3.2.2 参数误差辨识矩阵的两步法求解第45-48页
        3.2.3 测量系与基系坐标变换误差对标定精度的影响分析第48-50页
    3.3 空间机械臂位置距离误差建模第50-54页
        3.3.1 运动学参数误差到位置距离误差的线性映射关系推导第51-52页
        3.3.2 位置距离误差模型精度分析第52-54页
    3.4 空间机械臂转角距离误差建模第54-59页
        3.4.1 微分转动的描述方法及相关推论第55-57页
        3.4.2 运动学参数误差到转角距离误差的线性映射关系推导第57-59页
    3.5 相对位姿误差模型及其在在轨自标定中的应用第59-64页
        3.5.1 相对位姿误差模型精度仿真分析第60-62页
        3.5.2 在轨自标定仿真实验第62-64页
    3.6 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空间机械臂相对位姿误差模型独立参数判别准则研究第65-78页
    4.1 引言第65-66页
    4.2 参数独立性分析的必要性第66-67页
    4.3 绝对位姿误差模型参数独立性分析第67-69页
        4.3.1 绝对位姿误差模型独立参数判别准则建立第67-69页
        4.3.2 空间机械臂绝对位姿误差模型可辨识参数分析第69页
    4.4 相对位姿误差模型参数独立性分析第69-73页
        4.4.1 位置距离误差模型独立参数判别准则建立第69-71页
        4.4.2 转角距离误差模型独立参数判别准则建立第71-72页
        4.4.3 空间机械臂相对位姿误差模型可辨识参数分析第72-73页
    4.5 仿真验证第73-77页
        4.5.1 绝对位姿误差模型仿真实验第73-75页
        4.5.2 相对位姿误差模型仿真实验第75-77页
    4.6 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空间机械臂在轨自标定测量构型优化策略研究第78-97页
    5.1 引言第78-79页
    5.2 测量构型优化目标函数建立第79-84页
        5.2.1 测量构型可观指数的定义第79-81页
        5.2.2 基于最优设计理论的测量构型可观指数分析第81-83页
        5.2.3 最优测量构型数量的确定第83-84页
    5.3 基于改进DETMAX算法的测量构型优化第84-89页
        5.3.1 DETMAX算法及其改进第84-85页
        5.3.2 改进DETMAX算法在测量构型优化中的应用第85-87页
        5.3.3 仿真验证第87-89页
    5.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冗余机械臂测量构型优化第89-95页
        5.4.1 基于零空间的冗余机械臂构型调整第89-91页
        5.4.2 粒子群算法在测量构型优化中的应用第91-94页
        5.4.3 仿真验证第94-95页
    5.5 优化测量构型的标定仿真实验第95-96页
    5.6 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空间机械臂在轨自标定方法地面实验研究第97-118页
    6.1 引言第97页
    6.2 空间机械臂在轨自标定地面实验平台设计第97-104页
        6.2.1 实验平台需求分析第97-98页
        6.2.2 实验平台总体结构设计第98-99页
        6.2.3 实验平台硬件分系统设计第99-104页
    6.3 空间机械臂在轨自标定地面实验平台软件设计第104-106页
        6.3.1 测量构型集合设计软件第104页
        6.3.2 可视化机械臂规划控制软件第104-105页
        6.3.3 末端位姿测量软件第105-106页
    6.4 空间机械臂在轨自标定实验研究第106-117页
        6.4.1 实验对象第106-110页
        6.4.2 实验一: 空间机械臂位姿精度评估方法实验研究第110-111页
        6.4.3 实验二: 空间机械臂相对位姿误差模型自标定方法实验研究第111-113页
        6.4.4 实验三: 空间机械臂在轨自标定测量构型优化策略实验研究第113-117页
        6.4.5 地面实验结果分析第117页
    6.5 小结第117-11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8-121页
    7.1 全文工作总结第118-119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9-120页
    7.3 研究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2页
附录第13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兴经济体服务业逆向跨国并购对企业市值和杠杆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面向网络评论信息的自动摘要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