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引言第9-13页
    1.1 江苏省稻麦周年生产现状第9-10页
    1.2 江苏垦区稻麦周年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1.3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4 研究意义第12-13页
2 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高产稻麦品种的筛选第13-21页
    2.1 江苏沿海垦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筛选与应用第13-19页
        2.1.1 江苏沿海垦区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的筛选与应用第14-17页
        2.1.2 江苏沿海垦区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的筛选与应用第17-18页
        2.1.3 江苏沿海垦区早熟晚粳水稻品种的筛选与应用第18-19页
    2.2 江苏沿海垦区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筛选与应用第19-21页
        2.2.1 江苏沿海垦区淮南红皮小麦推广与应用第19-20页
        2.2.2 江苏沿海垦区淮北白皮小麦品种推广与应用第20-21页
3 麦茬水稻高产高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第21-35页
    3.1 钵苗栽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第21-24页
    3.2 稀播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第24-26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3.2.2 结果与分析第25-26页
        3.2.3 小结与讨论第26页
    3.3 水稻水田旱整栽培技术研究第26-30页
        3.3.1 材料和方法第27页
        3.3.2 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3.3.3 结论与讨论第29-30页
    3.4 水稻割晒收获对产量品质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第30-35页
        3.4.1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3.4.2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3.4.3 小结与讨论第34-35页
4 稻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第35-43页
    4.1 秸秆全量还田下小麦氮肥施用技术第35-37页
        4.1.1 材料与方法第35页
        4.1.2 试验设计第35-36页
        4.1.3 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4.1.4 小结与讨论第37页
    4.2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茎蘖动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第37-40页
        4.2.1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4.2.2 结果及分析第38-40页
        4.2.3 结论与讨论第40页
    4.3 不同肥料运筹技术对小麦茎蘖动态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0-43页
        4.3.1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4.3.2 结果分析第41-42页
        4.3.3 结论与讨论第42-43页
5 江苏沿海垦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第43-52页
    5.1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思路第43-44页
        5.1.1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品种选择第43页
        5.1.2 机插水稻品种产量目标及茎蘖动态第43页
        5.1.3 机插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选择第43-44页
    5.2 机插水稻适期适量播种技术第44-45页
    5.3 机插水稻适龄壮秧培育第45-46页
        5.3.1 育秧准备第45-46页
        5.3.2 播种程序第46页
        5.3.3 秧田管理第46页
    5.4 机插水稻大田耕整技术第46-47页
    5.5 机插水稻栽插技术第47页
        5.5.1 水层标准第47页
        5.5.2 栽插前化除技术第47页
        5.5.3 栽插密度控制技术第47页
    5.6 大田管理技术第47-48页
        5.6.1 水浆管理技术第47-48页
        5.6.2 搁田管理技术第48页
        5.6.3 肥料运筹技术第48页
    5.7 水稻主要病虫草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第48-52页
        5.7.1 水稻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第48-49页
        5.7.2 水稻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第49页
        5.7.3 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第49-52页
6 江苏沿海垦区稻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第52-58页
    6.1 合理品种布局第52页
    6.2 规范整地程序第52-53页
        6.2.1 以沙性土为主稻茬田整地程序第52页
        6.2.2 以黏性土为主稻茬田整地程序第52页
        6.2.3 田间沟系标准第52-53页
    6.3 小麦播种前准备第53页
        6.3.1 开播期的确定第53页
        6.3.2 合理基本苗的确定第53页
        6.3.3 播前种子准备第53页
    6.4 小麦播种技术第53页
    6.5 合理肥料运筹技术第53-54页
    6.6 小麦抗逆栽培技术第54-55页
    6.7 小麦主要病虫草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第55-58页
        6.7.1 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第55-56页
        6.7.2 小麦主要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第56页
        6.7.3 小麦田杂草发生特点与防除技术第56-58页
7 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第58-61页
    7.1 以种植方式、品种、接茬、耕整地优化为重点,构建江苏垦区不同生态条件的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第58页
    7.2 根据水稻和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合理搭配推广不同生态地区的稻麦品种第58-59页
    7.3 以高产高效和及时让茬为核心,以机械化轻简化精确化为手段,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马湖农场不同种植方式对粳稻产量品质及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OsFANCM基因调控水稻重组频率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