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钻削加工及钻床论文

BTA深孔钻削系统粘滑振动分析及钻杆结构参数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7页
        1.1.1 BTA深孔钻削加工系统第10-12页
        1.1.2 深孔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第12-13页
        1.1.3 自然界中的粘滑振动现象第13-15页
        1.1.4 粘滑振动对钻削系统的影响第15-17页
    1.2 相关技术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4页
        1.2.1 转动装置振动特征综述第17-20页
        1.2.2 振动控制方法综述第20-24页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24-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3.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1.3.3 创新点第26-27页
2 钻削系统振动分析模型第27-43页
    2.1 摩擦与自激振动理论第27-31页
        2.1.1 静摩擦模型概述第27-30页
        2.1.2 自激振动理论概述第30-31页
    2.2 钻削系统简化质量扭转模型第31-38页
        2.2.1 模型建立基本前提第32-34页
        2.2.2 建立动力学方程第34-37页
        2.2.3 运动状态空间表示第37-38页
    2.3 钻削系统细分单元扭转模型第38-42页
        2.3.1 模型结构分析第38-40页
        2.3.2 运动状态空间表示第40-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钻削系统粘滑振动机理分析第43-69页
    3.1 钻削系统粘滑振动模型第43-50页
        3.1.1 粘滑振动模型描述第44-46页
        3.1.2 粘滑振动模型分析第46-50页
    3.2 粘滑振动响应特性第50-58页
        3.2.1 钻头粘滑振动响应第50-51页
        3.2.2 钻头运动状态分析第51-58页
    3.3 钻削系统进给至不同深度振动特性第58-68页
        3.3.1 钻削系统参数选择第58-59页
        3.3.2 钻削系统振动特征对比第59-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4钻削系统振动测试实验第69-81页
    4.1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第69-73页
        4.1.1 BTA深孔加工设备第69-70页
        4.1.2 加速度传感器第70-72页
        4.1.3 试验力锤和锤击法第72-73页
        4.1.4 集中式信号采集仪第73页
    4.2 实验设备搭建和数据记录第73-76页
        4.2.1 实验方案和测点布置第73-75页
        4.2.2 锤击测试及振动信号记录第75-76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76-80页
        4.3.1 锤击信号分析第76-78页
        4.3.2 前三阶模态及单峰值谱第78-79页
        4.3.3 全程模态及误差分析第79-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5 BTA钻杆结构和支撑参数优化第81-103页
    5.1 钻杆结构参数振动特性分析第81-89页
        5.1.1 构建分析模型第81-84页
        5.1.2 钻杆壁厚参数分析第84-87页
        5.1.3 钻杆内径参数分析第87-89页
    5.2 支撑点位置振动特性分析第89-93页
        5.2.1 钻杆支撑位置分析过程第89-90页
        5.2.2 支撑位置区间分析结果第90-93页
    5.3 支撑点位置区间优化结果分析第93-102页
        5.3.1 实验与模拟模态参数结果第93页
        5.3.2 两种状态下模态数值对比第93-95页
        5.3.3 优化前后钻削系统振动响应第95-100页
        5.3.4 实验振动信号对比第100-102页
    5.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6.1 总结第103-104页
    6.2 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
下一篇: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