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上海市郊道路径流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对比、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多环芳烃概述第10-14页
        1.2.1 多环芳烃理化性质第10-12页
        1.2.2 多环芳烃来源及分布第12-13页
        1.2.3 多环芳烃危害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国内外道路径流PAHs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2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意义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页
        1.4.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20-2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0-21页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21-25页
        2.2.1 监测点位第21-22页
        2.2.2 样品采集第22-24页
        2.2.3 检测分析第24-25页
    2.3 计算评价方法第25-29页
        2.3.1 降雨事件平均浓度(EMC)和负荷第25页
        2.3.2 特征比值法第25-26页
        2.3.3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第26-27页
        2.3.4 风险熵值法第27-29页
第三章 交通道路地表径流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第29-42页
    3.1 道路径流PAHs质量浓度特征第29-31页
    3.2 道路径流PAHs平均浓度(EMC)第31-33页
    3.3 道路径流PAHs负荷第33-35页
    3.4 道路径流PAHs组分比例第35-37页
    3.5 道路径流PAHs污染评价第37-38页
    3.6 道路径流PAHs质量浓度动态变化特征第38-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交通道路地表径流多环芳烃相关性分析第42-45页
    4.1 相关性分析因子及分析结果第42页
    4.2 地表径流PAHs的平均浓度(EMC)、负荷与降雨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4.3 地表径流PAHs的平均浓度(EMC)、负荷与交通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交通道路地表径流多环芳烃来源解析第45-54页
    5.1 特征比值法第45-46页
    5.2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第46-52页
        5.2.1 PMF运行相关参数第46-47页
        5.2.2 漕宝路PMF源解析因子分析第47-48页
        5.2.3 嘉金高速PMF源解析因子分析第48-50页
        5.2.4 道路径流PAHs源解析结果第50-52页
    5.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六章 交通道路地表径流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第54-60页
    6.1 道路径流PAHs污染水平第54-56页
    6.2 道路径流PAHs单体生态风险评价第56-59页
        6.2.1 漕宝路径流PAHs生态风险评价第56页
        6.2.2 嘉金高速径流PAHs生态风险评价第56-58页
        6.2.3 漕宝路、嘉金高速径流PAHs生态风险差异第58-59页
    6.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3页
    7.1 研究结论第60-61页
    7.2 研究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秸秆功能材料对水中染料及重金属的协同吸附研究
下一篇:面向电动手术床的远程监控与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