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类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6页 |
1.1.1 能源消耗现状 | 第11-12页 |
1.1.2 能源供应现状 | 第12-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2.3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绩效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2.1 公司绩效界定 | 第19页 |
2.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2.3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绩效研究基础 | 第22-28页 |
3.1 公司绩效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3.1.1 企业成长理论 | 第22页 |
3.1.2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 | 第22-23页 |
3.1.3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3页 |
3.1.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页 |
3.1.5 可持续发展理 | 第23-24页 |
3.2 公司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3.2.1 技术创新对公司绩效影响机制 | 第24页 |
3.2.2 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机制 | 第24-26页 |
3.2.3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机制 | 第26-28页 |
第4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28-47页 |
4.1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与优势 | 第28-32页 |
4.1.1 结构方程模型的表达 | 第28-29页 |
4.1.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 第29页 |
4.1.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步骤 | 第29-31页 |
4.1.4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4.2 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 | 第32-34页 |
4.2.1 新能源行业成长能力指标 | 第32-33页 |
4.2.2 股权结构因素指标 | 第33页 |
4.2.3 融资结构因素指标 | 第33页 |
4.2.4 创新性因素指标 | 第33-34页 |
4.3 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34-35页 |
4.4 模型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4.5 上市公司绩效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 第36-37页 |
4.5.1 模型设定 | 第36页 |
4.5.2 模型假设 | 第36-37页 |
4.6 上市公司绩效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7-41页 |
4.6.1 单因子验证性分析 | 第37-39页 |
4.6.2 多因子验证性分析 | 第39-41页 |
4.7 上市公司绩效结构方程模型估计 | 第41-44页 |
4.7.1 内在结构显著性估计 | 第41-43页 |
4.7.2 模型拟合优度评价 | 第43-44页 |
4.8 上市公司绩效影响路径分析 | 第44-47页 |
4.8.1 股权结构对绩效效应分析 | 第44页 |
4.8.2 技术创新对绩效效应分析 | 第44页 |
4.8.3 融资结构对绩效效应分析 | 第44-45页 |
4.8.4 新能源行业融资结构分析 | 第45-47页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7-50页 |
5.1 结论 | 第47-48页 |
5.2 建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