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道检索表的检索策略研究--以厦门大学校园植物为例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检索表概述 | 第13-17页 |
1.1.1 检索表 | 第13页 |
1.1.2 单道检索表 | 第13-15页 |
1.1.3 单道检索表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1.4 早期的多道检索表 | 第16-17页 |
1.2 计算机辅助下的多道检索表 | 第17-2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2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1.2.3 目前多道检索表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6-29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2.1 信息资料收集 | 第26页 |
2.2.2 野外调查 | 第26-27页 |
2.2.3 分类性状数据分析处理 | 第27页 |
2.2.4 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多道检索表的检索策略 | 第29-38页 |
3.1 性状处理 | 第29-32页 |
3.1.1 性状分级 | 第29-31页 |
3.1.2 性状状态标定 | 第31-32页 |
3.2 性状筛选 | 第32-37页 |
3.2.1 排除法与包容法 | 第32-35页 |
3.2.2 包排法 | 第35-37页 |
3.3 条件及权重排序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多道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78页 |
4.1 系统构建的相关技术 | 第38-39页 |
4.1.1 关系数据库与SQL | 第38-39页 |
4.1.2 C#语言 | 第39页 |
4.2 需求分析与数据库设计 | 第39-51页 |
4.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9-40页 |
4.2.2 E-R图设计 | 第40-45页 |
4.2.3 表设计 | 第45-51页 |
4.3 系统的架构设计 | 第51-64页 |
4.3.1 数据访问层的实现 | 第52-59页 |
4.3.2 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 第59-64页 |
4.3.3 表示层的实现 | 第64页 |
4.4 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64-78页 |
4.4.1 多道检索模块 | 第64-73页 |
4.4.2 新分类群及性状描述添加模块 | 第73-76页 |
4.4.3 更新性状模块 | 第76页 |
4.4.4 图像功能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2页 |
5.1 结论 | 第78-79页 |
5.2 展望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