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基本理论 | 第16-28页 |
2.1 海关估价 | 第16-18页 |
2.2 转移定价 | 第18-19页 |
2.3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 | 第19-24页 |
2.3.1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 | 第19-20页 |
2.3.2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方法 | 第20-23页 |
2.3.3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主要特征 | 第23-24页 |
2.4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反避税 | 第24-28页 |
2.4.1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反避税概况 | 第24-25页 |
2.4.2 海关估价中常见的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行为 | 第25页 |
2.4.3 海关估价在转移定价反避税中的作用 | 第25-28页 |
第3章 基于海关估价的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反避税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28-38页 |
3.1 海关估价的转移定价反避税现状 | 第28-31页 |
3.1.1 对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的认定 | 第28-29页 |
3.1.2 海关估价对转移定价避税的处理 | 第29-31页 |
3.2 转移定价反避税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3.2.1 缺乏审核依据和统一标准 | 第31页 |
3.2.2 转移定价避税认定难度大 | 第31-33页 |
3.2.3 转移定价估价实施有效性不足 | 第33-34页 |
3.2.4 现行估价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变化 | 第34-35页 |
3.3 转移定价反避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38页 |
3.3.1 海关估价相关法规和制度存在缺陷 | 第35-36页 |
3.3.2 信息严重不对称 | 第36页 |
3.3.3 估价方式落后 | 第36-38页 |
第4章 基于海关估价的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反避税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8-44页 |
4.1 完善转移定价反避税的法律法规 | 第38-39页 |
4.1.1 制定专门法律制度 | 第38页 |
4.1.2 制定明确的监管标准 | 第38页 |
4.1.3 加强转移定价理论研究与合作 | 第38-39页 |
4.1.4 借鉴国际经验 | 第39页 |
4.2 创新转移定价管理模式 | 第39-41页 |
4.2.1 明确转移定价的监管职责 | 第39-40页 |
4.2.2 调整转移定价审核模式 | 第40页 |
4.2.3 积极推行预约审价制度 | 第40-41页 |
4.3 提升转移定价反避税估价的技术水平 | 第41-44页 |
4.3.1 规范并合理利用转移定价报告 | 第41-42页 |
4.3.2 加强信息披露和数据库建设 | 第42页 |
4.3.3 加强同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的合作 | 第42-43页 |
4.3.4 探讨应用销售环境测试法 | 第43-44页 |
4.3.5 培养高素质反避税团队 | 第44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4-51页 |
5.1 背景介绍 | 第44-45页 |
5.2 估价过程分析 | 第45-51页 |
5.2.1 发现风险和初步审核 | 第45-46页 |
5.2.2 对转移定价策略的审核 | 第46-49页 |
5.2.3 估价过程 | 第49-51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1-55页 |
6.1 了解贸易实质是对转移定价进行准确估价的基础 | 第51页 |
6.2 掌握核心价格资料是对转移定价进行准确估价的关键 | 第51-52页 |
6.3 对转移定价避税的认定 | 第52-55页 |
6.3.1 进口贸易中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的特点 | 第52-53页 |
6.3.2 合理利润的判定 | 第53-54页 |
6.3.3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