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D银行信贷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15-24页
    2.1 信贷风险概述第15-16页
        2.1.1 信贷风险定义第15页
        2.1.2 信贷风险分类第15-16页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
        2.2.2 风险管理第16-19页
        2.2.3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2.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第20-21页
        2.3.1 信贷风险的识别第20页
        2.3.2 信贷风险的衡量第20-21页
        2.3.3 信贷风险的控制第21页
        2.3.4 信贷风险的对策第21页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2.4.1 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研究第21-22页
        2.4.2 银行信贷风险识别研究第22-23页
        2.4.3 文献述评第23-24页
第3章 D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第24-35页
    3.1 D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第24-25页
    3.2 D银行信贷风险意识认知调查第25-30页
        3.2.1 调查对象第25-26页
        3.2.2 调查分析第26-29页
        3.2.3 调查结果第29-30页
    3.3 D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原因第30-35页
        3.3.1 信息不对称第30-31页
        3.3.2 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第31-32页
        3.3.3 不正当竞争第32-33页
        3.3.4 存在利己心态第33页
        3.3.5 社会诚信度偏低第33-35页
第4章 D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第35-47页
    4.1 信贷风险评估总体框架构建第35-43页
        4.1.1 信贷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第36-40页
        4.1.2 信贷风险评估第40-43页
    4.2 D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第43-47页
        4.2.1 D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结果计算第43-46页
        4.2.2 D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结果分析第46-47页
第5章 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第47-53页
    5.1 政府层面第47-49页
        5.1.1 完善国内的市场经济机制第47页
        5.1.2 采取措施有效防范信息不对称问题第47-48页
        5.1.3 完善诚信管理制度和法律第48页
        5.1.4 积极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第48-49页
    5.2 银行层面第49-51页
        5.2.1 强化银行内控制度审计第49页
        5.2.2 建立及时激励约束机制第49-50页
        5.2.3 完善信贷授权审批制度第50-51页
        5.2.4 加强对不正当竞争防范第51页
    5.3 员工层面第51-53页
        5.3.1 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第51页
        5.3.2 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第51-5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6.1 研究结论第53页
    6.2 研究不足第53-54页
    6.3 研究展望第54-55页
附录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偿付能力监管下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与风险水平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投资组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