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2.2 国外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3 国内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4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视角、思路和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创新之处及难重点 | 第21-23页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4.2 本文的难重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金融市场分割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2.1 金融市场分割的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2.1.1 金融市场分割的内涵 | 第23-24页 |
2.1.2 打破金融市场分割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2.1.3 金融市场分割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2.1 区位理论 | 第26-27页 |
2.2.2 金融资源理论 | 第27-28页 |
2.2.3 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京津冀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分布和流动现状 | 第30-45页 |
3.1 京津冀区域内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分布差异比较 | 第30-39页 |
3.1.1 京津冀区域银行市场中金融资源分布差异 | 第30-33页 |
3.1.2 京津冀区域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差异 | 第33-36页 |
3.1.3 京津冀区域内保险市场的发展差异 | 第36-39页 |
3.2 京津冀金融资源的流动渠道 | 第39-42页 |
3.2.1 中央政府主导金融资源流向 | 第39-40页 |
3.2.2 京津冀银行间借贷 | 第40-42页 |
3.3 影响京津冀金融市场资源分布和流动差异的因素 | 第42-45页 |
3.3.1 京津冀三省市金融发展差异大 | 第43页 |
3.3.2 京津冀区域内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 | 第43-45页 |
第4章 京津冀区域的金融市场分割测度分析 | 第45-58页 |
4.1 F-H研究方法介绍 | 第45-46页 |
4.2 变量数据选择与实证分析 | 第46-54页 |
4.2.1 数据的选择 | 第47页 |
4.2.2 京津冀区域金融市场分割程度的纵向比较 | 第47-51页 |
4.2.3 京津冀区域金融市场分割度的横向比较 | 第51-53页 |
4.2.4 实证结论 | 第53-54页 |
4.3 影响京津冀区域金融市场分割的因素 | 第54-58页 |
4.3.1 三地金融监管机制分割 | 第55页 |
4.3.2 三地之间协调政策机制缺失 | 第55-56页 |
4.3.3 三地金融机构业务体制分割 | 第56-57页 |
4.3.4 三地金融机构服务机制分割 | 第57-5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分析 | 第58-6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8-60页 |
5.1.1 定性分析得出来的结论 | 第58-59页 |
5.1.2 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 | 第59-60页 |
5.2 打破京津冀金融市场分割的政策建议 | 第60-63页 |
5.2.1 对三地政府的政策建议 | 第60-61页 |
5.2.2 对三地金融机构的对策主张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