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地区古近系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盆地模拟技术研究 | 第10-11页 |
1.3.2 辽东湾探区油气资源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4.3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油气地质概况 | 第15-20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第16-18页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盆地模拟技术的内容与应用 | 第20-36页 |
3.1 盆地模拟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3.2 模拟参数的选取 | 第21-33页 |
3.2.1 基础地质参数 | 第21-26页 |
3.2.2 热力学参数 | 第26-27页 |
3.2.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 | 第27-31页 |
3.2.4 生烃动力学参数 | 第31-32页 |
3.2.5 排聚参数 | 第32-33页 |
3.3 地质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第33-36页 |
第四章 盆地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36-46页 |
4.1 地史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36-39页 |
4.2 热史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39-40页 |
4.3 生排烃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40-43页 |
4.3.1 分层位评价生烃量 | 第40-41页 |
4.3.2 分时期评价生烃量 | 第41-42页 |
4.3.3 分洼陷评价生烃量 | 第42-43页 |
4.4 运聚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43-46页 |
第五章 辽东湾地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 第46-61页 |
5.1 烃源岩排烃特征研究 | 第46-55页 |
5.1.1 计算原理 | 第46-48页 |
5.1.2 建立排烃模型 | 第48-49页 |
5.1.3 研究区烃源岩排烃特征分析 | 第49-55页 |
5.2 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 第55-61页 |
5.2.1 聚集系数的考察 | 第55-56页 |
5.2.2 油气资源量及有利区带预测 | 第56-57页 |
5.2.3 规模序列法预测研究区油气资源 | 第57-61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