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含义界定 | 第9-10页 |
1.3.1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第9-10页 |
1.3.2 海滨型旅游度假区 | 第10页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4.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1.4.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1.4.3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3-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6 研究路线 | 第14-15页 |
2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分析 | 第15-27页 |
2.1 旅游区发展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1 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7页 |
2.1.2 旅游度假区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19页 |
2.2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介绍 | 第19-22页 |
2.3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阶段概述 | 第22-25页 |
2.3.1 起步阶段 | 第22页 |
2.3.2 蓬勃发展阶段 | 第22-23页 |
2.3.3 成熟经营阶段 | 第23-25页 |
2.4 度假区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主体 | 第25-27页 |
2.4.1 政府作为度假区发展的作用主体阶段 | 第25-26页 |
2.4.2 政府与企业共同作为度假区发展的作用主体阶段 | 第26页 |
2.4.3 居民与企业共同作为度假区发展的作用主体阶段 | 第26-27页 |
3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评价 | 第27-45页 |
3.1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0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0页 |
3.3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评价方法 | 第30-35页 |
3.4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综合评价结果 | 第35-41页 |
3.5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评价分析 | 第41-42页 |
3.5.1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吸引力评价 | 第41-42页 |
3.5.2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生命力评价 | 第42页 |
3.5.3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承载力评价 | 第42页 |
3.6 制约金石滩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42-43页 |
3.6.1 生命力发展制约因素 | 第42-43页 |
3.6.2 承载力发展制约因素 | 第43页 |
3.6.3 吸引力发展制约因素 | 第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优化发展思路 | 第45-48页 |
4.1 吸引力(Attractive)发展策略 | 第45页 |
4.1.1 文化品牌策略 | 第45页 |
4.1.2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 第45页 |
4.2 生命力(Vitality)发展思路 | 第45-47页 |
4.2.1 依托创新驱动 | 第45-46页 |
4.2.2 创新营销方式 | 第46-47页 |
4.3 承载力(Capacity)发展思路 | 第47-48页 |
4.3.1 依据承载力特性确定接待量 | 第47页 |
4.3.2 适当引流供给关系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