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美国推进与印度民用核合作的动因及进程分析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21世纪美印核能谈判进程 | 第12-23页 |
第一节 布什时期谈判签署《美印核协议》 | 第12-17页 |
一、美印民用核合作背景 | 第12-14页 |
二、美印签署《美印核协议》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奥巴马时期美印核能合作 | 第17-21页 |
一、印度《核责任法》问题 | 第18-19页 |
二、福岛核泄漏事故后公众认知的变化 | 第19-20页 |
三、核材料后处理和监督问题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特朗普时期美印核能合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美国推进与印度核能合作的动因 | 第23-34页 |
第一节 美国推进与印度核能合作的战略考量 | 第23-27页 |
一、发展伙伴关系,服务区域战略 | 第23-25页 |
二、能源合作和经济收益 | 第25-26页 |
三、将印度带入防扩散“主流”的政治宣传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美国国内推动核合作的积极因素 | 第27-31页 |
一、协议拥护者组成游说团体 | 第27-29页 |
二、总统的大力推动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美国国内推动核合作的消极因素 | 第31-34页 |
一、美印核合作违背美国外交的防扩散原则 | 第31-32页 |
二、防扩散支持者反对通过协议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布什时期签署《美印核协议》的案例分析 | 第34-42页 |
第一节 美印核能对话机制的构建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游说国会通过《海德法案》 | 第35-40页 |
一、美国解决国内法问题的困难 | 第35-36页 |
二、政府官员、游说联盟对国会的积极游说 | 第36-40页 |
第三节 游说国会批准《美印核协议》 | 第40-42页 |
一、国会批准《美印核协议》的障碍 | 第40页 |
二、布什政府和民间协议支持者推进美印核合作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奥巴马时期谈判落实美印核合作案例分析 | 第42-47页 |
第一节 美印核能对话机制的深化 | 第42-44页 |
一、民用核能工作组 | 第42-43页 |
二、美印战略对话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美印谈判落实两国核合作 | 第44-47页 |
一、战略考量促使美国深化合作 | 第44-45页 |
二、游说团体促使美国深化合作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美印核能合作对美国的影响评估 | 第47-55页 |
第一节 、核能领域合作成果 | 第47-51页 |
一、核技术合作 | 第47-48页 |
二、美国企业在印度建设核电站 | 第48-51页 |
第二节 、美国战略收益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分析美国国家目标的实现情况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8页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55-57页 |
二、对未来的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