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患者阴阳证候眼震电图特点的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4页 |
1 多系统萎缩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11-19页 |
1.1 多系统萎缩的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1.2 多系统萎缩的病理机制 | 第12-13页 |
1.3 多系统萎缩的检查 | 第13-16页 |
1.4 多系统萎缩的治疗 | 第16-18页 |
1.5 眼震电图用于多系统萎缩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6 讨论 | 第19页 |
2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学研究 | 第19-26页 |
2.1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病名 | 第19-20页 |
2.2 多系统萎缩的病因病机 | 第20-21页 |
2.3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辩证分型 | 第21-22页 |
2.4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治疗 | 第22-25页 |
2.5 讨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4页 |
前言 | 第34-3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5-49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35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35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35-36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36页 |
1.5 鉴别诊断 | 第3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2.1 中医辨证分型 | 第36页 |
2.2 检测项目及方法 | 第36页 |
2.3 观察方法 | 第36-37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3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7-43页 |
3.1 一般资料结果 | 第37-39页 |
3.2 临床资料结果 | 第39-43页 |
4 讨论 | 第43-48页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第43页 |
4.2 临床资料分析 | 第43-48页 |
5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63页 |
附表一: 一般资料 | 第52-53页 |
附表二: 眼震电图报告 | 第53-54页 |
附表三: 统一的MSA评估量表 | 第54-60页 |
附表四: 自制中医证候表 | 第60-61页 |
附表五: MSA诊断标准 | 第61-63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