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3 简要评价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农业现代化概念 | 第18-19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2.1 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2.3 绿色农业 | 第21-22页 |
2.2.4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第22-26页 |
第三章 高明区农业现代化现状 | 第26-36页 |
3.1 广东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标准 | 第26-27页 |
3.2 农业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3.2.1 农林牧渔生产总值 | 第27-28页 |
3.2.2 粮食总产量 | 第28-29页 |
3.3 农业投入现状 | 第29-30页 |
3.3.1 农机总动力 | 第29-30页 |
3.3.2 人均农业投资额 | 第30页 |
3.4 农业综合产出现状 | 第30-32页 |
3.4.1 劳动生产率 | 第30-31页 |
3.4.2 土地生产率 | 第31-32页 |
3.5 农业产业化现状 | 第32-33页 |
3.5.1 政策支持 | 第32-33页 |
3.5.2 服务体系 | 第33页 |
3.6 农村社会发展现状 | 第33-35页 |
3.6.1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 第33-34页 |
3.6.2 恩格尔系数 | 第34-35页 |
3.7 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高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4页 |
4.1 高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4.1.1 发展科技人才不足 | 第36-37页 |
4.1.2 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较低 | 第37页 |
4.1.3 农业生产资金缺口较大 | 第37-38页 |
4.1.4 高明区产业化农业水平较低 | 第38页 |
4.1.5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低 | 第38-39页 |
4.2 高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4页 |
4.2.0 农业人才密度低 | 第39-40页 |
4.2.1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水平不高 | 第40页 |
4.2.2 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推广力度不均衡 | 第40-41页 |
4.2.3 财政支农效果不明显 | 第41-42页 |
4.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深入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国内优秀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借鉴 | 第44-50页 |
5.1 鲁中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第44-45页 |
5.2 辽宁省苏家屯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第45页 |
5.3 云南省东川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 第45-46页 |
5.4 国内发展模式对高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 第46-50页 |
5.4.1 要树立大农业观 | 第46-47页 |
5.4.2 要有持续的发展思路 | 第47页 |
5.4.3 合理规划和布局农业的发展 | 第47-48页 |
5.4.4 善于把农民调动和组织起来 | 第48-50页 |
第六章 高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6.1 加强建设农业物质支撑体系 | 第50-51页 |
6.2 创新农业经营组织体系 | 第51页 |
6.3 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支持建设绿色农业体系 | 第51-52页 |
6.4 加大环境治理和高效节能农业生产投入,发展绿色农业 | 第52页 |
6.5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 第52-5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创新与不足 | 第54页 |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件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