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导论第16-38页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综述第17-35页
        1.2.1 张闻天思想研究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第17-19页
        1.2.2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脉络与基本方面第19-22页
        1.2.3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特点第22-25页
        1.2.4 张闻天思想主要领域与内容的研究及进展情况第25-33页
        1.2.5 张闻天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33-35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第35-38页
        1.3.1 写作基本思路第35-36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36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36-38页
第2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阶段第38-68页
    2.1 “五四”前后的思想启蒙时期第38-45页
        2.1.1 寻求革命思想是张闻天认识和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思想起点第38-42页
        2.1.2 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思考与实践比较后实现了向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第42-45页
    2.2 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初步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期第45-48页
        2.2.1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党内政治生活第45-47页
        2.2.2 在红色教授学院期间的理论思考第47-48页
    2.3 留俄回国后至中央苏区时期第48-56页
        2.3.1 共产国际理论和政策的执行者第48-54页
        2.3.2 对错误思想路线的初步反思第54-56页
    2.4 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第56-62页
        2.4.1 摆脱教条主义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第56-58页
        2.4.2 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发展成熟作出独特贡献第58-62页
    2.5 从东北走向全国胜利第62-65页
        2.5.1 建立东北根据地,争取全局胜利的思想第62-64页
        2.5.2 研究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第64-65页
    2.6 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第65-68页
        2.6.1 庐山会议前后一个时期的思想认识第65-66页
        2.6.2 对无产阶级专政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肇庆文稿第66-68页
第3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逻辑构架与主要内容第68-82页
    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第68-72页
        3.1.1 实事求是是张闻天始终如一的追求第68-69页
        3.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实际”第69-72页
    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大党建”研究视野下的初步探索第72-74页
        3.2.1 张闻天思想中的内在逻辑规律第72-73页
        3.2.2 把握张闻天思想内在逻辑规律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的基础第73-74页
    3.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相互关系第74-82页
        3.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系统性特征第74-75页
        3.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75-82页
第4章 张闻天关于党的建制科学化的思想第82-105页
    4.1 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第82-93页
        4.1.1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制的基本内涵第82-83页
        4.1.2 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制工作的创立与规范化发展概况(1920—1930)第83-93页
    4.2 张闻天对党的建制科学化的贡献第93-105页
        4.2.1 探索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科学化第93-94页
        4.2.2 党要加强对每一部门工作的具体领导第94-105页
第5章 张闻天关于党如何开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新境界的思想第105-159页
    5.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东方发展道路独特性问题的阐发第105-110页
        5.1.1 马克思的“俄国公社”观以及对东方革命道路重大命题的提出第105-108页
        5.1.2 列宁关于俄国式革命道路的追求与实践第108-110页
    5.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实现形式的探索与建树第110-149页
        5.2.1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认识与初步实践第110-118页
        5.2.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性贡献第118-149页
    5.3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作出的理论贡献第149-159页
        5.3.1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理论第149-153页
        5.3.2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第153-159页
第6章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党领导政治经济工作的思想第159-186页
    6.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阐述第159-165页
        6.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提出与阐释第159-161页
        6.1.2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第161-165页
    6.2 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第165-175页
        6.2.1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引入与初步阐释第165-168页
        6.2.2 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准备阶段第168-171页
        6.2.3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发展中逐步深化第171-175页
    6.3 张闻天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共产党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第175-186页
        6.3.1 研究探索利用资本主义第175-178页
        6.3.2 深入阐述无产阶级专政下政治与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第178-186页
第7章 张闻天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第186-220页
    7.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第186-189页
        7.1.1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党内民主原则的阐述第186-187页
        7.1.2 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和确立第187-189页
    7.2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中的民主思想第189-198页
        7.2.1 陈独秀、李大钊对民主的认识第189-195页
        7.2.2 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对民主的认识以及党内民主观念的发展状况第195-198页
    7.3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及实践第198-215页
        7.3.1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初步形成第199-202页
        7.3.2 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指导下的制度建设第202-215页
    7.4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念与民主作风第215-220页
        7.4.1 民主的价值要通过党的教育得以落实第215-217页
        7.4.2 发扬民主是坚持党性的表现第217-220页
第8章 张闻天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第220-249页
    8.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第220-222页
        8.1.1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紧密联系群众的根本原因第220-221页
        8.1.2 列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与群众关系理论第221-222页
    8.2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理论的探索第222-232页
        8.2.1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及群众工作的认识第222-229页
        8.2.2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与成熟第229-232页
    8.3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主要内容第232-243页
        8.3.1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对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贡献第232-236页
        8.3.2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基本框架和要义第236-243页
    8.4 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调查研究第243-249页
        8.4.1 马列主义政策策略离不开群众和实际这两个基本工作第243-244页
        8.4.2 调查研究是决定一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关键第244-247页
        8.4.3 调查研究是为了熟悉群众第247-249页
第9章 张闻天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第249-268页
    9.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的阐述第249-251页
        9.1.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党性概念第249-250页
        9.1.2 列宁的党性观第250-251页
    9.2 中国共产党对党性问题的认识与党的自身建设水平的提高第251-258页
        9.2.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实践对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曲折探索第251-253页
        9.2.2 延安时期在发展与巩固党的过程中酝酿并逐渐形成了党性观念第253-258页
    9.3 张闻天党性修养的思想与实践第258-268页
        9.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追求真理与自我改造相结合的坚定性第258-261页
        9.3.2 正确把握党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体现了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自觉性第261-264页
        9.3.3 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思想——体现了恪守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一贯性第264-268页
第10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第268-283页
    10.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总体特点第268-271页
        10.1.1 时代要求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总前提第268-269页
        10.1.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发展的基本特点第269-271页
    10.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第271-278页
        10.2.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第271-274页
        10.2.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第274-277页
        10.2.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文化价值第277-278页
    10.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留下的思考与启示第278-283页
        10.3.1 坚持和发扬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始终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第278-281页
        10.3.2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长期历史任务第281-283页
结语第283-284页
致谢第284-285页
参考文献第285-29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96页

论文共2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实践观研究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思想演变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