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中国兽医学论文--中兽医药物学论文

山药多糖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符号及缩略语第15-17页
绪论第17-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36页
    1 山药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8-23页
        1.1 山药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研究第18-19页
        1.2 山药多糖的药理作用第19-22页
        1.3 山药多糖的应用现状与开发第22-23页
    2 PLGA纳米粒第23-29页
        2.1 PLGA的合成和特点第24页
        2.2 PLGA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第24-26页
        2.3 PLGA纳米粒的应用第26-29页
        2.4 PLGA纳米粒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第29页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6页
第二章 山药多糖PLGA纳米粒制备条件的优化第36-58页
    1 材料与仪器第37-38页
        1.1 试验药物第37-38页
        1.2 主要试剂第38页
        1.3 主要器材第38页
    2 方法第38-42页
        2.1 CYPP的制备第38-39页
        2.2 CYPP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第39-40页
        2.3 CYPP制备工艺的优化第40-42页
    3 结果第42-53页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42-43页
        3.2 单因素试验结果第43-45页
        3.3 响应面试验结果第45-47页
        3.4 响应面优化分析第47-50页
        3.5 纳米粒的形态表征第50-52页
        3.6 CYPP纳米粒和CYP的体外释放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三章 山药多糖PLGA纳米粒体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58-72页
    1 材料与仪器第59-61页
        1.1 试验动物第59页
        1.2 试验药物第59页
        1.3 主要试剂第59-60页
        1.4 主要仪器第60-61页
    2 方法第61-62页
        2.1 最大安全浓度测定第61页
        2.2 淋巴细胞增殖测定第61-62页
        2.3 T细胞免疫分型第62页
        2.4 数据分析第62页
    3 结果第62-68页
        3.1 最大安全浓度第62-63页
        3.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结果第63-66页
        3.3 T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结果第66-68页
    4 讨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第四章 山药多糖PLGA纳米粒体外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第72-82页
    1 材料与仪器第73-74页
        1.1 试验动物第73页
        1.2 试验药物第73页
        1.3 主要试剂第73-74页
        1.4 主要仪器第74页
    2 方法第74-75页
        2.1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培养第74页
        2.2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树突状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情况第74-75页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树突状细胞的摄取情况第75页
        2.4 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情况的测定第75页
    3 结果第75-78页
        3.1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树突状细胞对药物的摄取结果第75-77页
        3.2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树突状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情况第77页
        3.3 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第77-78页
    4 讨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第五章 山药多糖PLGA纳米粒对卵清白蛋白抗原的免疫佐剂活性第82-100页
    1 材料与仪器第83-84页
        1.1 试验动物第83页
        1.2 试验药物第83-84页
        1.3 主要试剂第84页
        1.4 主要仪器第84页
    2 方法第84-87页
        2.1 CYPP/OVA和BP/OVA纳米粒的表征测定第84-85页
        2.2 动物分组及免疫第85页
        2.3 免疫检测第85-87页
        2.4 数据处理第87页
    3 结果第87-95页
        3.1 CYPP/OVA和BP/OVA纳米粒的表征第87-88页
        3.2 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的活化水平第88-89页
        3.3 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第89页
        3.4 各组T淋巴细胞活化的变化第89-90页
        3.5 血清抗体滴度的变化第90-92页
        3.6 细胞因子分泌的测定结果第92-93页
        3.7 脾脏的组织学变化第93-95页
    4 讨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全文结论第100-102页
论文创新点第102-104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早期肠内营养疗法治疗犬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FB1对BMDCs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