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第11-12页 |
绪论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40页 |
第一章 犬急性胰腺炎的概述 | 第14-30页 |
1 犬胰腺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 第14-15页 |
2 犬急性胰腺炎 | 第15-18页 |
2.1 犬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 | 第15-17页 |
2.2 犬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 第17-18页 |
3 犬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第18-20页 |
3.1 常规临床病理学指标 | 第18页 |
3.2 脂肪酶和淀粉酶 | 第18页 |
3.3 犬类胰蛋白酶免疫反应性(cTLI) | 第18-19页 |
3.4 犬特异性胰脂肪酶(S-cPL) | 第19-20页 |
4 犬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评估 | 第20-24页 |
4.1 C-反应蛋白 | 第20-21页 |
4.2 内毒素 | 第21-22页 |
4.3 D-乳酸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肠内营养疗法在犬急性胰腺炎上的研究进展 | 第30-40页 |
1 肠道功能与急性胰腺炎 | 第30页 |
2 肠内营养与急性胰腺炎 | 第30-31页 |
3 经胃肠道给予营养的安全性 | 第31-33页 |
3.1 经空肠给予营养的安全性 | 第31-32页 |
3.2 经胃给予营养的安全性 | 第32-33页 |
4 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时机 | 第33-34页 |
4.1 肠内营养的途径 | 第33页 |
4.2 肠内营养的时机 | 第33-34页 |
5 肠内营养在动物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40-84页 |
第三章 经食道造口给予营养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耐受性试验 | 第42-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8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43页 |
1.2 试验动物纳入标准 | 第43页 |
1.3 试验试剂及材料 | 第43-44页 |
1.4 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1.5 术后动物护理 | 第45页 |
1.6 营养液的组成及给予方法 | 第45页 |
1.7 营养给予通路的建立 | 第45-47页 |
1.8 样本的采集与观察指标 | 第47页 |
1.9 统计学处理 | 第47-48页 |
2 结果 | 第48-51页 |
2.1 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动态变化 | 第48页 |
2.2 C-反应蛋白含量动态变化 | 第48-49页 |
2.3 淀粉酶含量动态变化 | 第49页 |
2.4 脂肪酶含量动态变化 | 第49页 |
2.5 cTLI含量动态变化 | 第49-50页 |
2.6 S-cPL含量动态变化 | 第50页 |
2.7 PE-1含量动态变化 | 第50-51页 |
2.8 胃泌素含量动态变化 | 第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3.1 犬急性胰腺炎 | 第51页 |
3.2 观察指标的选择 | 第51-53页 |
3.3 经食道造口给予营养对造模犬的作用 | 第53-54页 |
4 水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四章 早期肠内营养疗法治疗犬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 第58-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5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59页 |
1.2 试验动物纳入标准 | 第59页 |
1.3 试验试剂及材料 | 第59-60页 |
1.4 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1.5 术后动物护理 | 第61页 |
1.6 营养液的组成及给予方法 | 第61-62页 |
1.7 营养给予通路的建立 | 第62-64页 |
1.8 样本的采集与观察指标 | 第64-65页 |
1.9 统计学处理 | 第65页 |
2 结果 | 第65-75页 |
2.1 犬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模情况 | 第65-67页 |
2.2 造模前后血清淀粉酶动态变化 | 第67页 |
2.3 造模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动态变化 | 第67-68页 |
2.5 造模前后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 | 第68-69页 |
2.6 造模前后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 | 第69-70页 |
2.7 胰腺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 第70-73页 |
2.8 肠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 第73-75页 |
3 讨论 | 第75-78页 |
3.1 实施肠内营养的必要性 | 第75页 |
3.2 观察指标的选择 | 第75-77页 |
3.3 肠内营养的给予 | 第77-78页 |
3.4 营养时机的选择 | 第78页 |
4 小结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全文总结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