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重金属水污染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 | 第10-14页 |
1.2.1 重金属水污染的危害 | 第10-12页 |
1.2.2 重金属水污染的处理方法 | 第12-14页 |
1.3 淀粉基重金属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3.1 氨基淀粉 | 第15-16页 |
1.3.2 羧甲基淀粉 | 第16-17页 |
1.3.3 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淀粉 | 第17-18页 |
1.3.4 其他改性淀粉 | 第18-19页 |
1.4 凹土的结构性质及其改性 | 第19-23页 |
1.4.1 凹土的结构和性质 | 第19-20页 |
1.4.2 凹土的改性 | 第20-23页 |
1.5 无机/有机复合型重金属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氨基淀粉接枝凹土/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41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7-29页 |
2.2.1 主要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3 制备部分 | 第29-30页 |
2.3.1 氨基淀粉(ASt)的制备 | 第29页 |
2.3.2 凹土(ATP)的处理 | 第29-30页 |
2.3.3 氨基淀粉接枝凹土/丙烯酸树脂(AAP)的制备 | 第30页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30-31页 |
2.4.1 吸附性能测试 | 第30页 |
2.4.2 结构表征 | 第30-31页 |
2.4.3 形貌分析 | 第31页 |
2.4.4 热性能表征 | 第31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2.5.1 合成机理 | 第31-33页 |
2.5.2 制备条件对AAP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3-37页 |
2.5.3 AAP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38页 |
2.5.4 AAP的形貌特征 | 第38-39页 |
2.5.5 AAP的热重曲线分析 | 第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氨基淀粉接枝凹土/丙烯酸树脂吸附性能研究 | 第41-54页 |
3.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41页 |
3.1.1 主要实验药品 | 第41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2 吸附及解吸试验 | 第41-42页 |
3.2.1 吸附试验 | 第41-42页 |
3.2.2 解吸试验 | 第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3页 |
3.3.1 吸附时间对吸附剂吸附Cu~(2+)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溶液pH对吸附剂吸附Cu~(2+)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3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Cu~(2+)的影响 | 第44页 |
3.3.4 竞争吸附 | 第44-45页 |
3.3.5 AAP对Cu~(2+)的吸附特征 | 第45-52页 |
3.3.6 AAP对Cu~(2+)的解吸性能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大孔聚乙烯醇复合小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54-65页 |
4.1 引言 | 第54-55页 |
4.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55-56页 |
4.2.1 主要实验药品 | 第55页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4.3 制备部分 | 第56页 |
4.3.1 氨基淀粉的制备 | 第56页 |
4.3.2 凹土的处理 | 第56页 |
4.3.3 大孔聚乙烯醇基复合小球(PAA)的制备 | 第56页 |
4.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56-57页 |
4.4.1 吸附试验 | 第56-57页 |
4.4.2 结构表征 | 第57页 |
4.4.3 形貌分析 | 第57页 |
4.4.4 热性能表征 | 第57页 |
4.4.5 耐酸碱性测试 | 第57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7-64页 |
4.5.1 合成机理 | 第57-58页 |
4.5.2 制备条件对PAA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8-61页 |
4.5.3 TASt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页 |
4.5.4 PAA的形貌分析 | 第61-62页 |
4.5.5 PAA的热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4.5.6 PAA的耐酸碱性分析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大孔PAA复合小球吸附及解吸性能的研究 | 第65-76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65页 |
5.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65页 |
5.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65页 |
5.2 吸附及解吸试验 | 第65-66页 |
5.2.1 吸附试验 | 第65-66页 |
5.2.2 解吸试验 | 第66页 |
5.2.3 重复使用性能试验 | 第6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5页 |
5.3.1 吸附时间对PAA吸附Cu~(2+)、Pb~(2+)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2 溶液pH对PAA吸附Cu~(2+)、Pb~(2+)的影响 | 第67-68页 |
5.3.3 投加剂量对PAA吸附Cu~(2+)、Pb~(2+)的影响 | 第68页 |
5.3.4 竞争吸附 | 第68-69页 |
5.3.5 PAA的吸附特征 | 第69-73页 |
5.3.6 PAA的解析性能 | 第73-75页 |
5.3.7 PAA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