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世说新语》传播接受史述略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32页
    一、选题意义第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30页
    三、研究重点及难点第30-31页
    四、研究方法第31-32页
第一章 唐前《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考察第32-46页
    第一节 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第32-37页
        一、刘孝标《世说注》的成书与体例第32-35页
        二、刘孝标注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第35-37页
    第二节 唐前小说及诗文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第37-46页
        一、唐前小说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第37-39页
        二、唐前诗文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第39-46页
第二章 唐宋时期《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考察第46-75页
    第一节 《晋书》对《世说新语》的取材第46-50页
        一、《晋书》从《世说》取材的原因第46-47页
        二、对《晋书》取材《世说》的评价第47-50页
    第二节 唐诗宋词对《世说新语》的征引和化用第50-58页
        一、唐代诗人对《世说》的征引和化用——以李白和白居易为例第50-54页
        二、宋代词人对《世说》的征引和化用——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例第54-58页
    第三节 评点续仿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第58-70页
        一、评点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第58-68页
        二、续仿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第68-70页
    第四节 文本形态转变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第70-75页
        一、抄本时代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第70-71页
        二、董弅刻本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第71-75页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考察第75-95页
    第一节 戏剧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第75-77页
    第二节 评点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第77-90页
        一、王世懋及其兄王世贞第77-83页
        二、凌濛初及其兄凌瀛初第83-90页
    第三节 明清续仿之作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第90-95页
第四章 《世说新语》的接受主体及特点第95-100页
    第一节 《世说新语》的接受主体第95-97页
        一、对《世说》接受主体的“共时性”(横向)考察第95-96页
        二、对《世说》接受主体的“历时性”(纵向)考察第96-97页
    第二节 《世说新语》的接受特点第97-100页
        一、《世说》以史学接受为主的时期第98页
        二、《世说》以文学接受为主的时期第98-100页
结语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3页
附录第113-118页
后记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线性广义时滞模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滑模鲁棒控制研究
下一篇:唐宋敦煌愿文中的人生哲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