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电力线载波数据传输系统路由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本课题的背景第9-10页
    1.2 电力线载波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4 论文的章节内容安排第12-15页
2 电力线载波数据传输系统第15-23页
    2.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网络特征第15-18页
        2.1.1 物理拓扑结构特征第15-17页
        2.1.2 逻辑拓扑结构特征第17页
        2.1.3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中继技术第17-18页
    2.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第18-19页
        2.2.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分类第18-19页
        2.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工作原理第19页
    2.3 电力线载波数据传输系统通信信道的特性第19-22页
        2.3.1 输入阻抗第20页
        2.3.2 噪声特性第20-21页
        2.3.3 时变特性与衰减特性第21-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3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路由算法第23-37页
    3.1 分簇算法第23-24页
    3.2 遗传算法第24-26页
    3.3 蚁群算法第26-30页
        3.3.1 蚁群算法的理论介绍第26-28页
        3.3.2 蚁群算法数学模型介绍第28-30页
    3.4 路由算法的可行性分析第30-35页
        3.4.1 分簇和蚁群算法的对比分析第30-32页
        3.4.2 蚁群算法仿真分析第32-34页
        3.4.3 路由算法特性第34-35页
    3.5 小结第35-37页
4 基于蚁群的改进路由算法第37-57页
    4.1 改进蚁群路由算法的措施第37-38页
    4.2 改进蚁群路由算法的设计第38-43页
        4.2.1 考虑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质量和负荷的优化目标函数第38-40页
        4.2.2 考虑蚁群算法自适应性的改进第40-43页
        4.2.3 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融合的基本思路第43页
    4.3 蚁群遗传混合路由算法的设计第43-50页
        4.3.1 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融合第43-44页
        4.3.2 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第44-49页
        4.3.3 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的基本步骤第49-50页
    4.4 路由维护策略第50-54页
        4.4.1 负荷节点变动的路由维护第51-54页
        4.4.2 信道变化的路由维护第54页
    4.5 小结第54-57页
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7-73页
    5.1 算法性能评价指标第57页
    5.2 MATLAB仿真环境和算法参数设置第57-59页
    5.3 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特性的仿真第59-70页
        5.3.1 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的可行性分析第59-60页
        5.3.2 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的快速性分析第60-67页
        5.3.3 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的鲁棒性分析第67-70页
    5.4 蚁群遗传混合算法与蚁群算法的对比分析第70-72页
    5.5 小结第72-7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公平、有效且稳定的多服务器自适应流媒体传输算法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和周期性充电调度的联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