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虫草麦角甾醇及其合成途经相关基因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虫草及麦角甾醇研究概况第10-24页
    1 虫草分类系统及其功效成分研究概况第10-13页
    2 麦角甾醇研究概况第13-22页
        2.1 麦角甾醇理化特征及其应用第13-14页
        2.2 麦角甾醇提取及测定方法第14-16页
        2.3 麦角甾醇药理活性第16-18页
        2.4 麦角甾醇合成途径研究进展第18-22页
    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HPLC法测定虫草麦角甾醇提取方法优化第24-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1.1 供试菌株第24页
        1.2 仪器与试剂第24-25页
        1.3 样品制备第25-26页
            1.3.1 培养基第25-26页
            1.3.2 培养条件第26页
        1.4 HPLC色谱条件及标准曲线制定与计算第26页
        1.5 提取条件的优化第26-27页
            1.5.1 影响麦角甾醇提取量的单因素试验设计第26-27页
            1.5.2 响应面法优化麦角甾醇提取条件试验设计第27页
        1.6 方法性验证第27-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6页
        2.1 标准曲线第28-29页
        2.2 方法性验证第29页
        2.3 单因素试验结果第29-32页
        2.4 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优化结果分析第32-3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6-38页
第三章 虫草培养过程中麦角甾醇含量变化研究第38-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2页
        1.1 供试虫草菌株第38-40页
        1.2 仪器与试剂第40页
        1.3 试验方法第40-41页
            1.3.1 培养基第40-41页
            1.3.2 样品制备第41页
            1.3.3 生物量测定第41页
            1.3.4 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第41页
        1.4 数据统计第41-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2.1 虫草培养过程中生物量与麦角甾醇含量变化第42-46页
        2.2 虫草菌丝体生长过程中生物量与麦角甾醇含量相关性分析第46-48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8-50页
第四章 虫草麦角甾醇含量分布特征及高产菌株筛选第50-6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1.1 供试虫草菌株第50-52页
        1.2 仪器与试剂第52页
        1.3 试验方法第52-53页
            1.3.1 培养基第52-53页
            1.3.2 培养条件第53页
            1.3.3 生物量测定第53页
            1.3.4 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第53页
        1.4 数据统计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2.1 虫草菌株生物量、麦角甾醇含量及总麦角甾醇含量分析第53-57页
            2.1.1 虫草菌株生物量、麦角甾醇含量及总麦角甾醇含量比较第53-56页
            2.1.2 总麦角甾醇高产菌株筛选第56-57页
        2.2 虫草物种间生物量、麦角甾醇含量及总麦角甾醇含量分析第57-5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9-63页
第五章 虫草麦角甾醇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分析第63-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3-67页
        1.1 GenBank中虫草麦角甾醇相关代谢基因序列获得第63-65页
        1.2 获得序列处理与分析第65页
        1.3 虫草样品麦角甾醇合成关键基因扩增及测序第65-67页
            1.3.1 供试虫草菌株第65-66页
            1.3.2 ERG4、ERG6、ERG7、ERG9基因引物设计第66页
            1.3.3 菌株总DNA的提取第66-67页
            1.3.4 菌株关键基因序列扩增程序确定及测序第67页
            1.3.5 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7-77页
        2.1 GenBank中虫草麦角甾醇代谢通路基因序列获得及注释第67-71页
        2.2 基于虫草麦角甾醇代谢通路基因的虫草系统发育分析第71-72页
        2.3 虫草菌株ERG4、ERG6、ERG7、ERG9序列基本特征分析第72-73页
        2.4 虫草菌株ERG4、ERG6、ERG7、ERG9序列变异及聚类树分析第73-77页
    3 小结与讨论第77-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2页
    1 HPLC法测定虫草麦角甾醇提取方法优化第79页
    2 虫草培养过程中麦角甾醇含量变化研究第79页
    3 虫草麦角甾醇含量分布特征及高产菌株筛选第79-80页
    4 虫草麦角甾醇合成途经相关基因分析第80页
    5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薯钙/CaM调控类受体激酶基因MeCRLK1的克隆及低温响应研究
下一篇:大麻生长和纤维细胞发育对氮营养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