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聚类和小波变换的多光谱图像压缩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22页
        1.2.1 多光谱图像压缩算法第14-15页
        1.2.2 基于预测的多光谱图像压缩算法第15-18页
        1.2.3 基于变换的多光谱图像压缩算法第18-20页
        1.2.4 基于矢量量化的多光谱图像压缩算法第20-22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2-23页
    1.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二章 多光谱冗余特性研究第25-34页
    2.1 多光谱图像特性第25-28页
    2.2 多光谱图像的空间相关性第28-30页
    2.3 多光谱图像的谱间相关性第30-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小波和聚类变换的构造方法第34-48页
    3.1 小波变换第34-40页
        3.1.1 理论基础第34-36页
        3.1.2 实现方法第36-39页
        3.1.3 图像应用第39-40页
    3.2 编码方法第40-42页
        3.2.1 理论基础第40-41页
        3.2.2 SPIHT编码算法实现第41-42页
    3.3 聚类方法第42-45页
        3.3.1 理论基础第42-44页
        3.3.2 谱聚类方法的实现第44-45页
    3.4 JPEG2000算法第45-47页
        3.4.1 算法流程第45-46页
        3.4.2 EBCOT编码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基于聚类和小波变换压缩算法设计与实现第48-64页
    4.1 算法设计第48-51页
    4.2 谱聚类方法的改进第51-53页
    4.3 小波基的选择第53-55页
    4.4 评价指标第55-57页
        4.4.1 主观评价第55-56页
        4.4.2 客观评价第56-57页
    4.5 结果分析第57-62页
        4.5.1 主观准则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第57-58页
        4.5.2 比特率对压缩效果的影响第58-60页
        4.5.3 光谱通道数和位深对压缩效果的影响第60页
        4.5.4 图像特征对压缩效果的影响第60-61页
        4.5.5 与 JPEG2000 和 KLT+DWT 比较第61-62页
    4.6 本章总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字微镜扫描的大视场全息图像拼接技术研究
下一篇:星空背景下空间碎片的检测与跟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