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8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共同体与“劳动和所有权的同一性” | 第20-30页 |
一、资本原始积累与共同体 | 第20-23页 |
(一) 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共同体理论 | 第21-22页 |
(二) 原始共同体的所有制形式 | 第22-23页 |
二、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两种生产方式 | 第23-25页 |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 | 第23-24页 |
(二) 古典古代生产方式 | 第24-25页 |
三、私有制与共同体的解体 | 第25-30页 |
(一) 日耳曼生产方式 | 第25-27页 |
(二) 一个反例:俄国革命问题 | 第27-30页 |
第二章 资本原始积累与两种私有制 | 第30-41页 |
一、小生产者私有制的二重性 | 第30-33页 |
(一) 作为劳动主体的自由个人 | 第30-32页 |
(二)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障碍 | 第32-33页 |
二、资本主义所有权革命 | 第33-37页 |
(一) “劳动和所有权同一性”的分离 | 第34-35页 |
(二) 劳动力与剩余价值的生产 | 第35-37页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否定之否定:向“劳动和所有权同一性”的复归 | 第41-53页 |
一、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具体内涵 | 第41-48页 |
(一) 重建个人所有制与辩证法 | 第41-44页 |
(二)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客体是生产资料 | 第44-46页 |
(三) 重建的个人所有制不是私有制 | 第46-48页 |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 | 第48-53页 |
(一) 在联合体协作形式中的生产 | 第48-50页 |
(二) 以自由时间为目的的生产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