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爆炸物工业、火柴工业论文--一般性的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二硝基吡唑的合成及表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含能材料第11-12页
        1.1.1 含能材料的简介第11页
        1.1.2 含能材料的分类第11-12页
    1.2 含能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概况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概况第13-15页
    1.3 含能材料的发展概况第15-17页
        1.3.1 传统的含能材料第15-16页
        1.3.2 钝感含能材料第16-17页
    1.4 吡唑第17-19页
        1.4.1 吡唑的结构与性质第17-18页
            1.4.1.1 结构第17页
            1.4.1.2 性质第17-18页
        1.4.2 吡唑的反应类型第18-19页
        1.4.3 吡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9页
    1.5 硝化反应的研究概况第19-23页
        1.5.1 杂环硝化反应第19-21页
            1.5.1.1 硝化反应简介第19-20页
            1.5.1.2 硝化剂中的活泼质点第20-21页
            1.5.1.3 硝化反应历程第21页
        1.5.2 混酸硝化第21-22页
        1.5.3 吡唑硝化反应研究进展第22-23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3页
    1.7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第二章 硝基吡唑的制备与表征第24-30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及内容第25-30页
        2.2.1 N-硝基吡唑的合成第25-26页
            2.2.1.1 N-硝基吡唑的合成路线第25页
            2.2.1.2 N-硝基吡唑的合成步骤第25页
            2.2.1.3 N-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测试第25页
            2.2.1.4 N-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第25-26页
            2.2.1.5 N-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测试第26页
        2.2.2 3-硝基吡唑的合成第26-27页
            2.2.2.1 3-硝基吡唑和合成路线第26页
            2.2.2.2 3-硝基吡唑的合成步骤第26页
            2.2.2.3 3-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测试第26页
            2.2.2.4 3-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第26-27页
            2.2.2.5 3-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测试第27页
        2.2.3 1,3-二硝基吡唑的合成第27-28页
            2.2.3.1 1,3-二硝基吡唑的合成路线第27页
            2.2.3.2 1,3-二硝基吡唑的合成步骤第27页
            2.2.3.3 1,3-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测试第27页
            2.2.3.4 1,3-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第27-28页
            2.2.3.5 1,3-二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测试第28页
        2.2.4 3,5-二硝基吡唑的合成第28-29页
            2.2.4.1 3,5-二硝基吡唑的合成路线第28页
            2.2.4.2 3,5-二硝基吡唑的合成步骤第28页
            2.2.4.3 3,5-二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测试第28页
            2.2.4.4 3,5-二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第28-29页
            2.2.4.5 3,5-二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测试第29页
        2.2.5 3,4-二硝基吡唑的合成第29-30页
            2.2.5.1 3,4-二硝基吡唑的合成路线第29页
            2.2.5.2 3,4-二硝基吡唑的合成步骤第29页
            2.2.5.3 3,4-二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测试第29页
            2.2.5.4 3,4-二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第29页
            2.2.5.5 3,4-二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测试第29-30页
第三章 硝基吡唑的合成工艺研究第30-50页
    3.1 N-硝基吡唑的合成工艺研究第30-35页
        3.1.1 吡唑-硝酸配比对N-硝基吡唑收率的影响作用第30页
        3.1.2 温度对N-硝基吡唑收率的影响作用第30-31页
        3.1.3 时间对N-硝基吡唑收率影响第31-32页
        3.1.4 N-硝基吡唑合成的正交试验第32-33页
        3.1.5 结果与讨论第33-35页
            3.1.5.1 N-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3-34页
            3.1.5.2 N-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4-35页
            3.1.5.3 N-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分析第35页
    3.2 3-硝基吡唑的合成工艺研究第35-39页
        3.2.1 溶剂对3-硝基吡唑收率的影响作用第35-36页
        3.2.2 温度和时间对3-硝基吡唑收率的影响作用第36-37页
        3.2.3 结果与讨论第37-39页
            3.2.3.1 3-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8页
            3.2.3.2 3-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8-39页
            3.2.3.3 3-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分析第39页
    3.3 1,3-二硝基吡唑的合成工艺研究第39-43页
        3.3.1 3-硝基吡唑-硝酸配比对1,3-二硝基吡唑收率的影响作用第40页
        3.3.2 时间对1,3-二硝基吡唑收率的影响作用第40-41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41-43页
            3.3.3.1 1,3-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1-42页
            3.3.3.2 1,3-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42-43页
            3.3.3.3 1,3-二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分析第43页
    3.4 3,5-二硝基吡唑的合成工艺研究第43-47页
        3.4.1 温度对3,5-二硝基吡唑收率的影响作用第44页
        3.4.2 NaOH溶液浓度对3,5-二硝基吡唑转化率的影响作用第44-45页
        3.4.3 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3.4.4.1 3,5-二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5-46页
            3.4.4.2 3,5-二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46-47页
            3.4.4.3 3,5-二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分析第47页
    3.5 3,4-二硝基吡唑的合成工艺研究第47-50页
        3.5.1 3,4-二硝基吡唑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8页
        3.5.2 3,4-二硝基吡唑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48-49页
        3.5.3 3,4-二硝基吡唑的液相色谱分析第49-50页
第四章 硝基吡唑的紫外光谱研究第50-56页
    4.1 N-硝基吡唑的紫外光谱分析第50-51页
    4.2 3-硝基吡唑的紫外光谱分析第51-52页
    4.3 1,3-二硝基吡唑的紫外光谱分析第52-53页
    4.4 3,5-二硝基吡唑的紫外分析第53-54页
    4.5 3,4-二硝基吡唑的紫外分析第54-55页
    4.6 结果与讨论第55-56页
第五章 吡唑硝化反应机理的研究第56-60页
    5.1 吡唑硝化的反应原理第56页
    5.2 HNO_3-AcOH-Ac_2O硝化体系对吡唑硝化的研究第56-58页
        5.2.1 HNO_3-AcOH-Ac_2O硝化体系的电离方程式第56-57页
        5.2.2 HNO_3-AcOH-Ac_2O硝化体系中可能的活性硝化剂第57页
        5.2.3 HNO_3-AcOH-Ac_2O硝化体系中活性硝化剂的硝化能力第57页
        5.2.4 HNO_3-AcOH-Ac_2O硝化体系中乙酸及乙酸酐的作用第57页
        5.2.5 HNO_3-AcOH-Ac_2O硝化体系的硝化特点第57-58页
    5.3 HNO_3-H_2SO_4硝化体系对吡唑硝化的研究第58-60页
        5.3.1 HNO_3-H_2SO_4硝化体系的电离方程式第58-59页
        5.3.2 HNO_3-H_2SO_4硝化体系中的活性硝化剂及硝化能力第59页
        5.3.3 HNO_3-H_2SO_4硝化体系的特点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镓的研究
下一篇: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应用研究